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姜黄素对帕金森病及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于嵩  
【摘要】: 前言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以黑质中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态反射障碍。PD黑质细胞死亡的原因尚不清楚,普遍认为与环境毒素、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氧化应激、免疫异常、铁离子聚集和神经兴奋性毒性等诸多机制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及老年前期的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进行性记忆丧失、认知缺陷及严重的精神障碍。A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脑部出现β-淀粉样蛋白(amyloid-p, Ap)沉积即老年斑(senil plaque, SP)和神经纤维缠结(nerve fiber tangles, NFTs)。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PD和AD为代表的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己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中风之后的主要致死疾病,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因此,解析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寻找此类疾病的治疗策略已经成为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 姜黄素为常用传统中药,来源于姜科姜黄素属植物的干燥根茎,也是咖哩、芥末中的主要黄色色素,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药理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已批准姜黄素为天然的食用色素。研究发现姜黄素作为天然色素不仅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和香料成分,还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功能。由于姜黄素安全性高且毒副作用小,其药理作用已经逐渐被医学科学工作者所关注。自从1937年第一篇关于姜黄素治疗人类疾病的论文发表在The Lancet期刊以来,至今已有2600多篇关于姜黄素的研究论文发表在英语杂志上。姜黄素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机制,在基因和细胞信号通路多水平上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癌、免疫调节、凋亡调节以及鳌合金属离子等方面的复合特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姜黄素可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PD和AD的治疗。应用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作为PD的细胞模型,体外研究证实姜黄素能够保护MPP+诱导的细胞凋亡;PD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保护6-OHDA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此外,姜黄素能够减轻AD转基因鼠大脑氧化应激水平、抑制Ap聚集从而减少老年斑形成;姜黄素还可以保护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诱导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元死亡。本研究采用PD细胞和小鼠模型以及AD转基因小鼠模型,应用行为学、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探讨姜黄素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将姜黄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本研究采用PD细胞和小鼠模型以及AD转基因小鼠模型,应用行为学、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探讨姜黄素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将姜黄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实验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制备的PD小鼠模型、MPP+诱导SH-SY5Y细胞制备的PD体外模型、双转染人APP695swe基因和人早老素1(presenilin,PS-1)突变基因的AD模型小鼠(APP/PS1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姜黄素处理;应用旷场实验和牵引实验检测PD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体视学方法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姜黄素对PD模型的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采用PCR技术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进行鉴定,应用Morris水迷宫及跳台实验检测AD小鼠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姜黄素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实验结果 一、姜黄素对PD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影响 1、姜黄素减弱MPTP诱导的小鼠行为学异常 旷场实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MPTP模型组小鼠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评分(即爬格数和直立数)显著降低。姜黄素给药7天后,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姜黄素治疗组小鼠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评分显著增加。牵引实验:正常对照组小鼠四肢都能抓住电线,第12天时模型组小鼠仅能用前爪抓住电线,姜黄素治疗组小鼠能用一只或两只后爪抓住电线,与模型组相比牵引评分显著增高。 2、姜黄素保护MPT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行性变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MPTP模型组小鼠黑质和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显著减少,然而姜黄素治疗组小鼠黑质和纹状体内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数量明显增加。 体视学和光密度分析结果显示:MPTP模型组小鼠黑质的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丢失达43%,纹状体的多巴胺转运体(DAT)免疫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代表多巴胺能神经纤维)减少了91%,然而姜黄素给药组小鼠脑内的TH阳性细胞增加到82%和DAT标记的阳性纤维光密度增加到36% 3、姜黄素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 IHC结果显示:MPTP模型组小鼠黑质内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比正常对照组小鼠高出2.5倍。姜黄素治疗后明显减少了由MPTP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 4、姜黄素对MPTP诱导的JNK, c-Jun和caspase-3激活的抑制作用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PTP诱发了小鼠大脑黑质磷酸化JNK1和JNK2的明显增高,而给予姜黄素(50 mg/kg i.p.q.d. for 7 days)治疗后,MPTP诱发的磷酸化JNK1/2的增高得到显著抑制。同时姜黄素给药还可以抑制MPTP诱导的小鼠脑内c-Jun和caspase-3的活性。 5、姜黄素减弱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死亡 MTT结果显示:0-5 mM的MPP+处理SH-SY5Y细胞,细胞活性呈现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降低。3 mM MPP+处理细胞18h,细胞活性的抑制率达到50%。0-5μM的姜黄素以及0-10μM的SP600125对SH-SY5Y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当使用1μM姜黄素或5μM SP600125处理细胞2h,再给予3 mM MPP+处理细胞18h,细胞活性显著增高。 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MPP+处理后,SH-SY5Y细胞的细胞核出现明显核固缩。使用姜黄素处理细胞可以减轻MPP+对细胞的损伤。 6、姜黄素抑制SH-SY5Y细胞中JNK通路的激活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PP+处理后,SH-SY5Y细胞的JNK1和JNK2活性显著增高。使用1μM姜黄素或5μM SP600125处理,可以明显抑制细胞JNK1和JNK2的活性。JNK蛋白一个上游调控因子MKK4,其磷酸化水平改变与JNK活性蛋白水平变化相似,即姜黄素也能抑制MPP+诱导的SH-SY5Y细胞中MKK4的活性。同时姜黄素也抑制了JNK下游c-Jun的活性。 二、姜黄素对AD模型小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1、姜黄素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Morris水迷宫实验:4天定位航行实验中,野生型、对照组、姜黄素喂养组三组小鼠搜索平台的潜伏期呈逐渐下降趋势。统计结果显示,姜黄素喂养组小鼠在第2、4天的平均潜伏期分别为30.65+3.15 s和28.42+6.57 s,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的潜伏期,但却高于野生型小鼠,表明姜黄素喂养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得到改善但尚未达到野生型小鼠的水平。在第5天的探索实验中,1min内姜黄素喂养组小鼠经过相应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这表明姜黄素喂养组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得到改善。 跳台实验:与野生型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相比,对照组小鼠的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增加。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姜黄素喂养组小鼠的潜伏期缩短,学习能力提高,同时,错误次数减少,记忆成绩也得以改善。 2、姜黄素减少APP/PS1转基因小鼠的老年斑的形成 IHC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姜黄素喂养组小鼠的大脑皮质及海马等区域均出现Aβ阳性神经元及阳性斑块(SP),说明这两组小鼠脑组织神经元内及神经元间出现Aβ的沉积。对照组小鼠脑内的SP体积大,数量多;而姜黄素喂养组小鼠脑内SP体积小,数量明显减少。图像分析定量结果显示:姜黄素喂养可以降低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和皮层的SP的数量,老年斑的数量分别减少34%和24%。 3、姜黄素对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APP和Tau蛋白的影响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喂养组与对照组小鼠脑内的APP表达没有显著差异,均高于野生型小鼠。姜黄素喂养组小鼠脑内p-Tau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小鼠而高于野生型小鼠。 结论 1、姜黄素腹腔注射给药可明显改善MPTP模型小鼠的运动能力,使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及纤维数量增加,黑质内MKK4、JNK、c-Jun、caspase-3的活性减弱,GFAP数目减少,表明姜黄素通过抑制JNK通路起到抗凋亡作用从而缓解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 2、MPP+作为内源性毒素可诱发SH-SY5Y细胞凋亡。姜黄素通过抑制JNK通路蛋白的活性,延缓SH-SY5Y细胞凋亡的发生,而且其抑制JNK的效果同已知的特异性JNK抑制剂SP600125相似,从而进一步证实姜黄素通过抑制JNK通路起到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 3、姜黄素口服给药可以提高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减少小鼠脑内SP的形成,同时也降低小鼠脑内p-Tau蛋白的含量,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SP的形成和Tau蛋白的磷酸化对AD小鼠脑内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建舜,容维祺,康九红;姜黄素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2 梁华茂,姜洁,孔北华,马道新,江森;γ-干扰素对姜黄素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3AO增殖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4期
3 邱学德,杨宇如,宋建新,李杜渐;姜黄素对膀胱肿瘤细胞株T24和BIU87增殖影响[J];华西医学;2004年02期
4 简燕婷,王继德,麦国丰,张亚历,赖卓胜;姜黄素对肠炎大鼠肠黏膜环氧合酶-2的调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于得才;何媛媛;李红英;孔令辉;;HPLC法测定复方姜黄降脂片中姜黄素[J];中草药;2006年02期
6 蔡九妹;廖伟;;姜黄素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陕西医学杂志;2009年12期
7 吴桂碧;薄层扫描法测定姜黄中姜黄素的含量[J];华西药学杂志;1995年03期
8 何静,陈燕,吴裕丹,陈文娟;姜黄素对原代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凋亡及调控蛋白Mcl-1、Bax、Bak表达的影响[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9 吴勇,陈元仲,许建华,吕联煌;姜黄素对人类Burkitt淋巴瘤抗癌作用的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2年04期
10 黄俊琼,孙万邦;姜黄素对白血病耐药细胞HL_(60)/ADR的抑制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年05期
11 鲍华英 ,陈荣华 ,郭梅 ,黄松明 ,费莉 ,黄文彦;实验性肾炎病理改变及姜黄素对其防治作用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10期
12 高承贤,丁志山,梁冰冰,陈铌铍,程东庆;姜黄素对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3年07期
13 孙春艳,刘新月,陈燕,刘芳,王妍;姜黄素对Raji细胞体外抗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1期
14 刘加军,黄仁魏,林东军,林曲,李铭权,吴祥元,潘祥林,彭军;姜黄素对NB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年03期
15 沃兴德,丁志山,袁巍,高承贤,洪行球;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抑制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6 陈朝晖,赵军,肖亚军,肖传国;姜黄素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凋亡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04期
17 陈小芬,汤为学,李龙江;姜黄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_3的抗增殖作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8 陈宏;张振书;周京旭;陈宇英;丁云霞;张亚历;;姜黄素抗大肠癌和肝癌的基础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5年12期
19 王青虎,白玉霞,布仁图雅;薄层比色法测定沙日嘎-4汤中姜黄素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8年05期
20 吴裕丹,陈燕,陈文娟,喻东姣,李惠玉;姜黄素对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长安;温见燕;廖福龙;;剪应力与姜黄素联合作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2 陈秀;李作孝;佟琳;陈忠伦;张琳;彭建一;;姜黄素对实验性脑出血肿周边含水量影响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杨磊;张建业;张莲英;;姜黄素对前列腺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A];2004年全国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成扬;平键;徐列明;胡义扬;刘成海;;姜黄素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信号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影响[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莉;赵昱;龚淼;;姜黄素对人食管癌Ec-109细胞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廖华;孙爱军;张红旗;;姜黄素对大鼠肺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和增殖能力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7 曹健美;胡义扬;刘成海;王晓柠;;姜黄素对LPS诱导KC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肝细胞损伤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李军祥;诸葛丽;;姜黄素和葛根素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机制的对比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9 潘国凤;张晓东;朱晓新;;姜黄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最新进展[A];第十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建国;张彬;王全胜;朱锐;汪永辉;张丽哓;徐敏;;姜黄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后肾间质纤维化的调节作用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斌;姜黄素及其类似物L3的抗氧化活性和对小鼠糖尿病模型及血管并发症影响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2 任玥欣;姜黄素对胆盐诱导的急性胰腺炎防治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3 王蓬文;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吴雪梅;姜黄素新剂型:自乳化和亚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5 刘红军;姜黄素对膀胱癌细胞株T24 miRNA表达谱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鲍华英;姜黄素对增殖性肾炎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其机制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7 张文俊;(I)姜黄素半互穿式羟丙甲纤维素—明胶微球给药系统的研究(II)OX26-NGF-融合蛋白的基因克隆及其表达纯化[D];天津大学;2010年
8 崔群力;姜黄素对多巴胺能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周京旭;姜黄素对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癌的化学防护作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10 于嵩;姜黄素对帕金森病及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红;依那普利联合姜黄素对防治小鼠肝纤维化效果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2 魏小娣;姜黄素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的疗效评价及其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3 安伟;姜黄素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孙玉;依那普利联合姜黄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5 陈玲玲;凋亡诱导因子在姜黄素诱导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6 宫亮;姜黄素Ⅲ脂质体制备及其对肺癌细胞A549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7 许晨霞;姜黄素衍生物FM0818抗氧化及抗炎活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帆;姜黄素对阻断NF-κB信号通路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3AO增殖[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王虹;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周进伟;姜黄素对肿瘤细胞中β3Gn-T8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高原;研究发现姜黄素能延长动物寿命[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张骁束 梅英;姜黄素抗癌作用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肖瑶;姜黄素有明显抗肿瘤作用[N];健康报;2008年
4 ;姜黄素对肾脏有保护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食用天然色素简介——姜黄素[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6 ;姜黄素有可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印高乐;吃姜黄素食物有助预防口腔癌[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记者 冯磊 通讯员 毛平;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科技奖颁发[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9 乃卫 冷文 刘国应;国际医药动态[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程书权 姜黄素;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治疗肝病的现代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