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踝臂指数、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梗死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高鹏  
【摘要】: 目的 了解踝臂指数(ABI)、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引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方法 随机选择自2009年2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在此期间于我院门诊体检的8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ES-1000 SPM多普勒超声仪测量ABI,两组均采用PHILIPS-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双侧颈动脉硬化情况。同时统计受检人群中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血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踝臂指数(ABI)等危险因素水平。采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各因素在两组间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 两组在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总胆固醇(CHO)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梗死组的踝臂指数(ABI)、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FPG)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颈动脉硬化斑块、是否高血压及是否吸烟与对照组比较同样有显著差异(P0.05);是否饮酒在梗死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本组100例脑梗死患者中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73例,发生率为73.00%,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BIF),其次为颈总动脉(CCA)。对照组80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3例,发生率为28.75%,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ABI、FIB、LDL-C、HDL-C、CHO、TG、FPG、性别、及是否高血压、吸烟、饮酒、颈动脉斑块为自变量,是否脑梗死为因变量,进行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ABI、FIB、TG、颈动脉斑块是发生脑梗死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在相同年龄组,踝臂指数(ABI)降低,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和空腹血糖(FPG)的升高是缺血性脑梗死的易患因素。高血压、长期吸烟、颈动脉硬化斑块同样为缺血性脑梗死的易患因素。其中踝臂指数(ABI)、纤维蛋白原(FIB)、甘油三脂(TG)及颈动脉硬化斑块是发生脑梗死的独立预测因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路;徐正保;薛跃华;孔伟;付伟春;;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脑大面积缺血性脑梗死19例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1年08期
2 赵铁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6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11期
3 崔永生;申明慧;田艳萍;;中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的关系[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5期
4 夏斌;徐江祥;黄小红;帅记焱;王霞;;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5 王传玲;高文良;;普罗布考联合普伐他汀、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6 杨建军;;超声评价吸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7期
7 张玉秀;张琍萍;杨成规;;高频超声评价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7期
8 于晓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硬化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20期
9 姜文锡;严金龙;;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年S1期
10 赵东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2期
11 石刚;叶君明;贺铿;;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0期
12 冯宏业;陈旭彬;游龙武;;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及干预措施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6期
13 陆和英;;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7期
14 任鸿坤;孙晓珍;王玲;;高血压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5 张令晖;肖金华;严兆丹;张胜利;;氟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面积影响的临床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年02期
16 宋承伟;;脑心通胶囊结合常规疗法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17 费晓丹;;89例老年人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5期
18 陈建光;刘峰涛;潘树洲;徐育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9期
19 王剑;张元峰;;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年12期
20 潘平康;曹新超;;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磊;翁跃颂;丁小云;缪敏;袁静义;黄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A];第二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余虹;刘传真;石欣;关树英;万青;张煜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胡长林;张东平;;脑小血管病变及其亚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郑淼;郑敏;;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5 彭文君;查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血脂及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分析[A];2009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姜凤久;任向阳;;80岁以上老年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老年动脉硬化与周围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刘勇;李治安;王慧宇;赵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超声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曹勇军;孙亚鸣;吴延华;刘慧慧;张霞;刘春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刘彩杰;;二尖瓣环钙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超声研究[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胡晓;楚兰;刘琦;;阿托伐他汀钙抗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作用观察[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宏伟;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人血压和血糖控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2 吕敏;中老年自然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现况调查暨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3 张东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4 梁立荣;中老年自然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5 赵瑾;颈动脉粥样硬化与ECE-1基因多态性及脑白质疏松症的关系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吴敏;解毒活血配伍方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干预作用及机理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赵倩;冠状动脉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特点的相关性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8 李树合;CAS斑块的高分辨MRI影像病理对照和HMGB-1表达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9 王捷;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林森;基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急性脑梗死血瘀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鹏;踝臂指数、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梗死相关性的临床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辉;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3 李史清;清热泻火为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屈静;火热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意义及中药治疗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韩登峰;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6 刘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9年
7 成娜;动态血压参数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左室肥厚的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8 边宁;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伏焱;超声评价血管性痴呆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10 刘力峰;饮酒对高脂饮食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实验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元庆;从中医角度认识颈动脉粥样硬化[N];联合日报;2011年
2 赵瑞祥;缺血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1年
3 王伟志;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彩色超声多普勒 [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伟志 赵建国 王占奎;针灸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记者 胡德荣;大动脉缓冲功能研究获进展[N];健康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尹薇;卒中患者应注重心脑“双重保护”[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王有国;中风前有哪些先兆[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付德明;克林澳治疗脑血管病[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黎明;饮食新时尚:三餐一茶[N];大众卫生报;2002年
10 匡远深;我国一项神外基础实验研究取得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