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中的价值
【摘要】:
目的
研究CT分类标准在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62例,发病早期均行非手术治疗,并于入院后72小时内行CT检查。依照Balthazar CT分级,所有病例被分成C级13例,D级26例,E级23例。依照Balthazar CT严重指数(CTSI,CT severity index)评分,将此结果分为3个级别:A级(0-3分)11例,B级(4-6分)39例,C级(7-10分)12例。分析Balthazar CT分级及CTSI评分与患者住院天数,发热天数,禁食天数,白细胞恢复天数,血淀粉酶恢复天数,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器官衰竭,中转手术,死亡的相关性.将所有患者的两种CT分级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来比较各评分系统在判断SAP病情程度和预后的意义。
结果
Balthazar CT分级与白细胞恢复天数(F=4.035,P=0.023)及假性囊肿形成(X2=8.066,P=0.018)有显著性差异,与其他判断SAP严重程度的临床病理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CTSI评分低分值的临床恢复过程较高分值顺利,A级及B级患者的器官衰竭,中转手术,假性囊肿形成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C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ROC曲线分析显示CTSI评分较Balthazar CT分级能更准确的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器官衰竭,假性囊肿,中转手术及死亡的发生。
结论
CTSI评分对于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
|
|
1 |
盖宇;;重症急性胰腺炎与腹腔室隔综合征[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2 |
许春芳,陈卫昌,蔡衍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3 |
唐明;陈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CT各种分级评价及动态CT意义[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9年06期 |
4 |
刘续宝,刘荣波;C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评估中的作用[J];临床外科杂志;2003年06期 |
5 |
黄进放;汪建初;浦涧;许海明;韦邦宁;马日海;陆涛;;不同CT表现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分析[J];右江医学;2010年06期 |
6 |
刘继军;许杰;乐静鸿;;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引流的新方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10期 |
7 |
许春芳,陈卫昌,蔡衍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J];医师进修杂志;2002年01期 |
8 |
陈秀凤;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1999年12期 |
9 |
金筱泰,邵卫中,袁祖荣,雷若庆,王建承,张圣道;25年38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经验[J];肝胆胰外科杂志;1999年02期 |
10 |
廖兴建,夏觉中;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报告[J];四川医学;1999年02期 |
11 |
何道理;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12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
13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
,张圣道;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
14 |
余枭,李永国,万剑,张树友,陈业煌;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
15 |
曾国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现代治疗进展[J];医学文选;2004年04期 |
16 |
权明哲,岳兵,薛吉山,白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37例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4年17期 |
17 |
丁锋,付中春;重症急性胰腺炎33例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
18 |
唐安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现状[J];右江医学;2005年01期 |
19 |
白杨;急性胰腺炎的最初处理:最初72小时中的关键性问题[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年01期 |
20 |
雷若庆;;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一些关键问题探讨[J];胰腺病学;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