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素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雌激素原位合成的影响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瘦素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中芳香化酶mRNA及蛋白表达及原位雌激素合成的影响,探讨瘦素在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1)通过原代培养获得子宫内膜癌间质细胞。(2)药物干预时,采用间质细胞与Ishikawa细胞共培养(合称为子宫内膜癌细胞)的模式。(3)在共培养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ng/mL的瘦素,继续培养48h,以只加PBS,继续培养0h者为对照, 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100ng/mL组再加入1μM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再次检测细胞的增殖率。(4)RT-PCR法及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单独培养的间质细胞和Ishikawa细胞中芳香化酶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在共培养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100ng/mL的瘦素,以只加PBS者为对照,继续培养48h,分别检测细胞中芳香化酶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5)在共培养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分别加入100ng/mL瘦素、100ng/mL瘦素+1μM来曲唑,以只加PBS者为对照,继续培养48h,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雌二醇(E2)的浓度。
结果
(1)成功培养出子宫内膜癌间质细胞,并稳定传代。(2)MTT法显示:当瘦素终浓度低于100ng/mL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率随瘦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100ng/mL时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150、200ng/mL浓度组细胞增殖率差异无显著性;来曲唑可明显抑制100ng/mL瘦素组的细胞增殖率(P0.05)。(3)芳香化酶mRNA及蛋白在间质细胞和Ishikawa细胞中均有表达,间质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Ishikaw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经100ng/mL瘦素处理后,共培养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芳香化酶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1)。(4)100ng/mL瘦素组细胞培养液中的雌二醇浓度明显大于0ng/mL瘦素组(P0.01);100ng/mL瘦素+1μM来曲唑组培养液中的雌二醇浓度明显低于100ng/mL瘦素组(P0.01)。
结论
瘦素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及细胞中芳香化酶的表达,并增加原位雌激素合成,来曲唑可抑制此作用。这可能是瘦素在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
|
|
1 |
都红蕾;孙奋勇;陈勍;潘秋辉;;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2 |
徐春阳,粱志清,熊光武;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年12期 |
3 |
姚红萍;雌激素与三苯氧胺对子宫内膜癌细胞Bcl-2 mRNA水平的调节[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9年21期 |
4 |
栾南南,王永来;子宫内膜癌细胞中上皮型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年06期 |
5 |
许金玉;陈亚萍;陈炳锦;;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9年06期 |
6 |
陆叶,于丽,陈春玲,廖秦平;雌、孕激素和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
7 |
刘文欣,郝权,赵小鸽,高兴,郝希山,李文录;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相关基因的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2005年11期 |
8 |
杨唯宁;艾志宏;滕银成;;EGFR过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年10期 |
9 |
王绍光;姜学强;;华蟾素对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芳香化酶表达的影响和意义[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
10 |
孙兵;周莉;;4,5,7-三羟基异黄酮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shikawa细胞增殖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3期 |
11 |
赵蔡斌;郭小华;闵锁田;;大黄素类化合物抗子宫内膜癌细胞活性的QSAR模型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08年01期 |
12 |
张静渊;白小明;张丽;张海;马娟;冷静;;PGE_2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
13 |
薛晓鸥,魏丽惠;金雀黄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ERα和ERβmRNA水平的调节[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
14 |
郭瑞霞;乔玉环;魏丽惠;史惠蓉;;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对17β-雌二醇作用下Ishikawa、HEC-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
15 |
程艳香;濮德敏;陈干涛;廖书杰;;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NS398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年08期 |
16 |
张嵩;张焱;李胜;王红梅;牟晓燕;姜淑娟;;曲古抑菌素A和紫杉醇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8年06期 |
17 |
邓小虹,坂之秀樹,佐藤和雄;Matrigel在建立人瘤动物移植模型方面的研究[J];肿瘤;1996年02期 |
18 |
赵丕文;牛建昭;王继峰;王玲巧;;补骨脂素的植物雌激素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01期 |
19 |
徐春阳,梁志清;CO_2人工气腹对裸鼠腹腔子宫内膜癌细胞模型切口转移、生长和腹腔播散影响[J];重庆医学;2004年05期 |
20 |
周蓉,张俊梅,张晓红,魏丽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17β-雌二醇对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