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脂肪酶的真核表达及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风味研究
【摘要】:脂肪酶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催化剂,可以改善食品风味。课题组前期对猪肉及奶制品风味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添加脂肪酶可以促进风味的形成,并改善风味的单一性。本实验从脂肪酶克隆出发,通过在酿酒酵母中构建重组脂肪酶,研究它对典型肉类及奶制品的风味影响,同时从美拉德反应机制研究重组脂肪酶对典型肉类风味影响,初步从分子及化学水平解析脂肪酶对食品风味的作用机理,为食品生产加工奠定理论基础。1.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以pET-LPL为模板,构建重组质粒p ESC-His-Bt S1-Erg20-LPL,经琼脂糖电泳及NCBI比对结果得出LPL基因片段长度为1756bp,且与序列号XM_021072174.1具有极高的相似性,高达99.11%,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其蛋白分子量为53.58k D,等电点为8.72,与预测理论大小一致。2.重组脂肪酶的真核表达及产酶条件优化。构建的重组质粒在酿酒酵母中进行真核表达,经SDS-PAGE电泳检测发现上清液有一条与预测值相符的条带。通过单因素实验确立对产酶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确立最佳产酶条件,分别为诱导剂添加量2%、培养时间48h、培养温度为30℃,得到酶活力值为3.12 U/m L。3.重组脂肪酶对肉品及搅拌型酸奶风味影响。将重组脂肪酶分别作用到猪肉、鸡肉、鸭肉中,通过感官评定分析发现,经重组脂肪酶处理后的三种肉品感官评分均高于未经重组脂肪酶处理的空白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GC-MS分别检测出挥发性物质62、51和66种,其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均有增加,说明重组脂肪酶可以改善猪肉、鸡肉、鸭肉风味,使风味独特诱人;重组脂肪酶作用到搅拌型酸奶后感官评分增加,通过GC-MS检测出挥发性物质有49种,说明重组脂肪酶可以改善搅拌型酸奶的风味,使风味醇正浓厚。4.美拉德反应对酶解肉品风味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选择美拉德反应的最优条件,分别为还原糖添加量4%、反应时间90min、初始p H为8.0、反应温度为110℃,并以典型肉类为代表将重组脂肪酶分别作用到猪肉、鸡肉、鸭肉中进行美拉德反应,通过HS-SPME-GC-MS分别检测出挥发性化合物为76、72、63种。经美拉德反应后,肉类挥发性风味物质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并且对肉类风味有影响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含量均有增加,说明美拉德反应可以增加肉品香气,改善肉品风味。
|
|
|
|
1 |
王松;李长春;徐榕敏;邱慧;唐云明;;碱性脂肪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2 |
王龙英,费笛波,皮雄娥,冯观泉,袁超;碱性脂肪酶高产菌株产酶条件的优化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5年02期 |
3 |
周军;;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及脂肪酶发酵条件的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
4 |
苑博华;蔡宇杰;廖祥儒;恽丽红;吴会广;张大兵;;低温脂肪酶的产酶条件优化及其酶学性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年03期 |
5 |
沈晓莉;裴建云;;一株耐热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产酶及催化条件研究[J];广州化工;2013年07期 |
6 |
余琼;梁运祥;;产低温脂肪酶假单胞菌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的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
7 |
张云波;刘其友;贾惠平;;一株脂肪酶的筛选和产酶条件及其酶性质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8 |
欧阳敏;孙晗笑;莫雪梅;李秀英;张光;;一株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2年03期 |
9 |
王俊华;付建红;杨洁;石玉瑚;欧阳平凯;;白地霉Cryytococcus neoformans脂肪酶产酶条件与纯化[J];生物技术;2007年03期 |
10 |
陈贵元;季秀玲;林连兵;魏云林;;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筛选与鉴定、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11 |
李治林;李迅;王丽丽;王飞;蒋剑春;;米根霉产脂肪酶的条件及酶学性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12 |
殷宁;;人胃脂肪酶和舌脂肪酶[J];生物学通报;2015年02期 |
13 |
董宏伟,孙谧,王跃军,于建生;海洋微生物低温碱性脂肪酶的纯化与性质研究[J];海洋与湖沼;2004年04期 |
14 |
王海晶,梅子青,刘贤忠,黄宜兵,朴真三;动性球菌产生胞外脂肪酶的条件[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4期 |
15 |
麻琼丽;张家明;;产脂肪酶菌株C7828-5的筛选、鉴定以及产酶条件的优化[J];工业微生物;2010年06期 |
16 |
黎小军;谢莲萍;刘建宏;朱婷婷;刘蓉;;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与产酶条件优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
17 |
伊芬芬;白方文;段静波;郑红波;白林含;;一株碱性脂肪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条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8年03期 |
18 |
于玉凤;陆兆新;汪瑾;陈舟舟;卢亚萍;;高效产脂肪酶菌株Burkholderia cepacia C1产酶条件优化[J];食品科学;2010年17期 |
19 |
高修功,章克昌,曹淑桂;脂肪酶产生菌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的优化[J];微生物学报;199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