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疗效的分析

籍佳琦  
【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家庭无创呼吸机用于治疗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反复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为今后开展健康宣教及家庭无创通气的普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1.研究对象: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的诊断标准,通过搜集自2010年2月一2012年2月期间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血气分析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或不伴意识障碍(浅昏迷、嗜睡、表情淡漠)}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接受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前曾持续行1年家庭氧疗,病情好转、达到出院标准离院后自行购买家庭无创呼吸机(BiPAP)于家中遵医嘱每日持续大于6小时行无创机械通气1年以上的33例患者。(排除了因呼吸道感染、心源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间质性肺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等其他疾病导致喘憋、呼吸困难及肺功能异常患者)。 2.观察和研究采取电话随访、家庭随访、发放问卷调查、定期回院随诊的方法,对其中29例接受家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前、后一年的相关性指标进行筛选、研究、统计及分析比较,同时了解使用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1)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吸烟史、受教育程度; (2)住院医疗费用、总住院天数、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对比:接受家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前、后一年; (3)不良事件及相关并发症导致插管上机次数; (4)呼吸机依从情况:每天应用≤4小时为无依从性; (5)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6)BiPAP呼吸机品牌、类型、吸气压力、呼气末正压、使用时间; 结果:①共收集33例COPD患者,男女比例为1.375:1,平均年龄为(64.1±9.5)岁,随访过程中,死亡患者3例,其他原因无法继续随访1例。②住院医疗费用: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前1年住院医疗费用2.98±0.99万(RMB),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后1年住院医疗费用2.32±0.78万(RMB)③平均住院天数: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前1年平均住院90.77±28.56天,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后1年平均住院40.12±13.34天;④急性加重住院次数: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前1年急性加重5.89±2.44次,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后1年急性加重2.76±1.95次;⑤对呼吸机依从情况:29例患者中,24例达到年内持续使用〉6小时/日,依从性良好;⑥不良事件:19例患者在应用无创呼吸机过程中出现胃肠道胀气、伴或不伴腹泻,呕吐与误吸,面罩压迫鼻梁及颜面部,口咽干燥等不适中的1项或几项;⑦相关原因导致插管上机次数: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前1年1.22±1.05次,接受无创正压通气后1年1.01±1.00次;⑧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初次佩戴或者部分高龄患者有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及经销商售后随访不到位;个别患者不经意自行调整呼吸机参数后,患者自己不能及时处理,影响了患者呼吸机的使用;由于无创呼吸机不具备监测反馈系统,所以长期使用者还须定期抽血做血气分析等。 结论:长期家庭无创(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明显减少了COPD患者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入院次数、平均住院日及医疗支出并且延长了COPD的稳定期,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及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家庭无创通气也正在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在一定条件下应积极推广使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镛 ,顾学章 ,周寿生 ,白镭;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4年05期
2 王秀香;杨敬平;孙德俊;;COPD急性加重的诱因及病原[J];临床肺科杂志;2006年02期
3 章一平;李苏明;;敷贴-脉冲疗法用于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13期
4 朱小玉;;急性加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治疗后的社区肺炎康复[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年07期
5 周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疗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19期
6 张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患者评分对患者预后分析[J];安徽医药;2006年12期
7 李爱军;高惠琴;王青娇;;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7年10期
8 李勇谦;莫郁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60例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08年01期
9 谢国钢;金先桥;;室内环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8年05期
10 ;长期使用红霉素可抑制COPD急性加重发作[J];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02期
11 ;IPF急性加重的病因及血清标志物[J];河南医学研究;2009年01期
12 高铁婴;王敏娜;赵立涵;孙亚雄;;COPD急性加重患者肝功能损害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24期
13 李芬宇;郭红霞;罗琴;杨晓红;赵蕾;吐尔逊古丽;;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的6例报导并文献复习[J];新疆医学;2009年07期
14 周新;张杏怡;李群;;免疫增强治疗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15 李亚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病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9年34期
16 江山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个体化治疗过程中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年11期
17 胥杰;孙永昌;;COPD急性加重的治疗原则[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1年06期
18 黄庆田;;中医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心得[J];江西中医药;2011年12期
19 刘文田;;感染在COPD急性加重中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01期
20 周颖;;福多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岑;孙立;;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多因素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薛岑;孙立;;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多因素临床研究[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9年呼吸系疾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赵艳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全国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论坛、全国介入护理发展论坛、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大会资料[C];2011年
4 谢国钢;金先桥;;室内环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5 江梅;马锦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急性加重认知调查[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赵飘飘;王秋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评估研究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于娜;孙宜田;康健;;桉柠蒎对COPD急性加重患者疗效及气道黏液炎症水平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赖国祥;文文;胡顺振;;细菌溶解产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预防作用[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李建生;李素云;余学庆;王明航;余海滨;王海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病机制与清热涤痰活血方药的作用途径[A];《全国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及老年呼吸疾病学术讲坛》学术论文集[C];2007年
10 崔文洁;贺正一;;病毒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官振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和致病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相关因素临床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2 吴志达;误吸对COPD急性加重的影响的探讨[D];广州医科大学;2013年
3 张国刚;无创有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4 沈陆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病例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5 康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发急性加重表型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漆波;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及二级综合性医院医生对COPD诊治指南知晓度调查[D];苏州大学;2009年
7 孟俊峰;昆明市城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认知情况调查[D];昆明医学院;2011年
8 胡晓红;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影响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徐精彩;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雾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疗效比较[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焦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国旺;首次强调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和症状评估[N];中国医药报;2012年
2 记者 朱国旺;防慢阻肺急性加重“持久战”效果更好[N];中国医药报;2012年
3 解放军304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崔德健 本报记者 魏平 整理;慢阻肺急性加重:激素解困 抗菌除因[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记者 张昊;首次强调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评估[N];健康报;2012年
5 记者 陈青;隐形杀手“作恶”多为急性加重[N];文汇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白毅;重视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危害[N];中国医药报;2012年
7 记者 陈青;全球慢阻肺患者达2.1亿[N];文汇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李颖;别让慢阻肺在春季暴发[N];科技日报;2012年
9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高金明;雾霾可致哮喘急性加重[N];健康报;2014年
1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郭禹标 本报记者 魏平 整理;综合评估更全面 急性事件新目标[N];医药经济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