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盆底重建手术术后近期临床疗效观察及患者满意度调查
【摘要】:目的:随访分析应用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术后1年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报告。
方法:大连市妇产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根据盆腔器官脱垂POP-Q分期诊断为盆腔脏器脱垂Ⅲ~Ⅳ期同意行全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共57例。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合并症及患者意愿选择合理术式。有13例患者同时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中2例因同时合并附件区肿物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另11例患者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3例患者因既往有子宫切除术史术中同时行宫颈残端切除术。6例患者同时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其中5例术中一并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通过POP-Q分期系统评价解剖学疗效;通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盆底不适调查简表(PFDI-20)和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分,评估手术对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通过比较术前术后性生活质量问卷简表(PISQ-12)评分,评价手术对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其中PFDI-20分为三个分量表: POP困扰量表(POPDI-6)、结直肠肛门困扰量表(CARDI-8)、排尿困扰量表(UDI-6)。PFIQ-7也分为3个分量表:POP影响问卷(POPIQ-7)、结直肠肛门影响问卷(CARIQ-7)、排尿影响问卷(UIQ-7)。分别从盆腔、结直肠肛门、膀胱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功能及临床症状恢复疗效。同时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1)解剖疗效:根据POP-Q各指示点术后阴道前壁2点Aa、Ba,后壁2点Ap、Bp,顶部C点均较术前得到显著纠正(P<0.05),会阴体长度pb明显增加(P<0.05),生殖道裂孔长度gh明显缩短(P<0.05),但阴道总长度tvl无明显改变(P>0.05)。共4例患者复发,其中1例为术后1年复发为穹窿脱垂Ⅳ期再次于我院行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3例复发为Ⅲ期,于门诊行保守治疗。(2)功能疗效及性生活情况: PFDI-20、PFIQ-7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PFDI-20的三个分量表POPDI-6、CARDI-8、UDI-6及PFIQ-7的三个分量表POPIQ-7、CARIQ-7、UIQ-7的评分术前术后相比,患者在盆腔、结直肠肛门、膀胱不适症状均得到了显著的缓解(P<0.05)。术后PISQ-12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手术对性生活质量无影响。(3)术中术后并发症:本研究中有3例发生膀胱损伤,2例发生在术中,1例发生在术后,均给予充分留置导尿后好转出院。术后1例出现网片感染,2例网片暴露,1例出现盆腔痛。6例出现新发下尿路症状,尿频4例,尿不尽1例,压力性尿失禁1例。
结论:本研究为全盆底重建术的前瞻性研究,近期解剖治愈率为92.98%,阴道前后壁和顶端的A、B、C点均较术前明显抬高,提示全盆重建术对于前、中、后三个腔室的支持都非常有效、可靠。应用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近期临床疗效肯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盆腔、结直肠肛门、膀胱不适症状均得到了显著的缓解,且手术对性生活无明显影响。但围手术期安全、网片侵蚀暴露、新发下尿路症状等相关并发症不容忽视。
|
|
|
|
1 |
朱丹阳;;补片盆底重建手术要点与技巧[A];2012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及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规范化治疗新进展》及《围产医学热点追踪》学习班论文集[C];2012年 |
2 |
夏志军;;全盆底重建手术关键步骤点评[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盆底会场(女性盆底学组、妇科感染协作组)论文汇编[C];2012年 |
3 |
张晓红;王建六;金玲;王世军;魏丽惠;;网片在妇科盆底重建手术的应用15例分析[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
4 |
王佳;鲁永鲜;;盆底重建手术中经阴道网片使用的争论[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盆底会场(女性盆底学组、妇科感染协作组)论文汇编[C];2012年 |
5 |
张睿;罗来敏;肖义涛;;POP.Q评分对盆底重建手术的预测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盆底会场(女性盆底学组、妇科感染协作组)论文汇编[C];2012年 |
6 |
淦亚萍;张晓薇;黎燕霞;陈礼全;;TVM与LSC全盆底重建手术疗效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盆底会场(女性盆底学组、妇科感染协作组)论文汇编[C];201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