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摄入的乳酸杆菌能够防止小鼠肠道菌群失衡以及喜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和绿脓假单胞菌造成的感染

阿凡(Affhan Shoaib)  
【摘要】:背景:在过去十年中,对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越来越多。人类肠道中有大连微生物群,它们的平衡依赖于几个因素:胃的酸度,肠道蠕动、胆盐等。微生物失衡也能引起一些疾病的产生或使身体处于不正长的生理状态。抗生素能够使肠道菌群失衡,使机会致病菌增加,甚至移位到肠外组织。众所周知,金黄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为医院感染病原菌。他们似乎有机会有能力促进肠道及呼吸道的感染。不管在社区感染或是医院感染中,他们引起的致病率和死亡率规模都是很大的。世界流行病中,囊性纤维化的病人最容易受到这些病原菌的侵袭,中从而引起的肺部感染。尽管抗生素的使用对于这些细菌的感染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大量药物使用的危害迫使人们为这些细菌感染的疾病寻求新的治疗方法。目前,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由于其健康价值与营养价值的功效,因此把它们作为营养添加剂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乳酸菌为益生菌已经被广泛接受。它能够抑制病原菌在机体中的定植,调节免疫系统,在维持肠道生态系统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证据表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能够抑制呼吸道及肠道中病原菌的侵染。目的:(1)探讨口服乳酸菌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的影响。(2)探讨乳酸菌及其细胞提取物对金黄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肠上皮细胞的影响。(3)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证明抗生素与嗜酸乳酸菌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对于肺部感染的研究:气我攻击法建立小鼠肺炎模型后连续7天口服乳酸菌,细菌学、病理学、血清细胞因子对肺组织进行评价。同时,人肺A549细胞被用来确定益生菌对肺部感染的作用。(2)对于肠道菌群的研究:收集小鼠粪便,进行DNA提取及PCR扩增,利用DGGE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对粪便细菌进行计数,通过特殊引物进行PCR扩增,从而分析抗生素和益生菌在肠道菌群中的作用。(3)对于肠道上皮感染的研究:乳酸菌全细胞极其游离上清液被用来分析人癌LoVo细胞的影响,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Bac细菌染色方法检测金黄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侵染后乳酸菌的作用,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抗生素干预后,金黄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侵染小鼠肠道菌群中需氧菌数量减少。通过特殊引物进行PCR反应发现,与正常组相比,益生菌组和抗生素组肠杆菌的数量几乎相同,而双歧杆菌在益生菌组显著增加在抗生素组含量降低(P0.05)。在这项研究中,发现乳酸菌全细胞极其上清液能够显著抑制病原体所致肠感染的发生。这一结果背后的机制可能是干扰胞外聚合物与细胞表面疏水的无集落的形成。在口服乳杆菌组,肺部细菌数量减少(P0.05).在益生菌组中,感染引起的促炎因子的释放被抑制。嗜酸乳杆菌诱导了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结论:利用阿奇霉素扰乱肠道微生物能够使宿主抗感染能力降低。目前工作表明,乳酸菌尤其是嗜酸乳杆菌的使用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嗜酸乳杆菌由于其对胆汁酸的耐受能力,在治疗肠道感染中是最常用的益生菌。本实验表明,嗜酸乳杆菌能够抑制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肠和肺的毒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扰胞外聚合物与细胞表面疏水性,使病原体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引起宿主免疫反应。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琛;江振友;宋克玉;施珊珊;严群超;吴莎;孙毅凡;;中草药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年01期
2 李巧巧;王莉;胡永红;;七才汤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年01期
3 杨景云;马淑霞;李俭;丛淑珍;于敏;;低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中药903Ⅱ号的调节作用[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1年05期
4 杨景云;马淑霞;李俭;丛淑珍;于敏;霍继明;;低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中药903Ⅱ号的调节作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3年01期
5 傅金衡,魏华,孙红斌,许杨,袁勇芳;抗生素伴侣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年05期
6 张力华;黄代勇;王卫华;李开军;盛洪;周小红;;甘露低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年06期
7 杨景云;李丽秋;马淑霞;迟振富;张桂春;于敏;霍继明;;中药903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1年05期
8 颜玉,孙绍杰,杨景云,于敏;中药931-Ⅰ号对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整及机制初探[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年06期
9 赵霖,冉陆,丛涛,鲍善芬,田鹤,杨宝兰,李志刚;蔬菜类保健食品“赛金”等对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年04期
10 史权,薛艳华,赵光远,杨景云,马淑霞,李俭,李立秋,聂清,刘君兴,施中凯,宋淑贤;对大鼠肠道菌群有调整作用的中药筛选[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年01期
11 陈贵堂;赵霖;鲍善芬;丛涛;李珍;;不同植物蛋白质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06年01期
12 贺玉琢;;促进大鼠肠道菌群甘草酸代谢的因素[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年04期
13 史先振;朱圣陶;贺峰;;木糖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9年01期
14 鄢伟伦;王帅帅;任霞;;白术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1年06期
15 赵兰涛;任玮;张英;张晖;王立;齐希光;钱海峰;;黑米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12年03期
16 李丽秋;马淑霞;陈志;孙玉清;任彦禄;;褐多孔菌水煎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1年05期
17 罗学娅;伦永志;高卫;胡海北;王强;刘莹;尹建石;姜苏娟;;嗜酸性乳杆菌培养上清液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19期
18 周波;王晓红;宋儒;郭连营;张卓;徐超;;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年01期
19 王爱丽;武庆斌;孙庆林;;抗生素对新生大鼠肠道菌群和肠道免疫发育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年06期
20 宋克玉;江振友;严群超;陈琛;施珊珊;;党参及茯苓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霖;冉陆;丛涛;鲍善芬;田鹤;杨宝兰;李志刚;;蔬菜类食品对生长中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2 廖吕燕;马玉芳;李健;黄一帆;;“芪苓”制剂多糖对环磷酰胺免疫损伤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周波;王晓红;宋儒;郭连营;张卓;徐超;;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海峰;刘伟;张力增;郭小青;秦雪梅;;大鼠肠道菌群基因组DNA提取及其多态性分析[A];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及药理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黄晓飞;夏芳珍;陆颖理;;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刘伟;孙海峰;秦雪梅;张丽增;郭小青;;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分析逍遥散对CUMS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阿凡(Affhan Shoaib);摄入的乳酸杆菌能够防止小鼠肠道菌群失衡以及喜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和绿脓假单胞菌造成的感染[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思思;乳酸菌利用低聚糖的特性及在肠道中的作用[D];江南大学;2015年
2 陈星星;传统发酵酸面团菌群结构的对比及优选菌株益生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甘敏;双歧杆菌胞外多糖益生功能及机理的初步探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范佳惠;L.plantum和E.coli细胞壁肽聚糖缓释微球对小鼠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李岩;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D];滨州医学院;2014年
6 牛晓曼;祛浊通痹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陈凤;口服抗生素改变大鼠肠道菌群和大脑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其恢复[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8 李宛真;电针调控肥胖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元基因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李丽婷;小鼠肠道菌群构成与肥胖易发性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10 赵胜娟;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双歧杆菌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