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7.5%氯化钠、丹参的治疗作用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死亡率极高,原因之一在于该病早期即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近二十年来,随着人们对SAP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治疗、监测技术的进步,该病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其总体病死率仍在20%左右。然而,迄今为止MODS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因此,阐明MODS发生的机制有助于降低死亡率。近年来,人们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机制的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持续过量释放造成广泛自身组织破坏是SIRS的本质,是导致SAP持续发展和形成MODS的重要原因。
目前,胰腺炎局部变化和全身多脏器损害之间还缺乏有说服力的连接,体内其他脏器的炎症过程很少会象胰腺炎那样如此迅速而全面的暴发SIRS。
核转录因子(NF-κB)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κB序列特异结合的核因子,存在于细胞浆中,其参与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基因的转录调控,在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网络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由于IκB基因启动子内也有κB位点,NF-κB活化后也促进lκB的表达而使自身失活,从而构成负反馈。最近研究表明,SAP时胰腺及胰外组织中的NF-κB出现了持续性的活化,它不但影响、介导着SAP的进程,而且和SIRS、MODS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实验研究证实NF-κB的活化是SAP时调节炎症介质表达、炎症反应的关键因素。
许多危重症(包括创伤、感染、缺血及休克等)的发生发展与致病的刺激因素有关,同时与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后的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SR)关系更为密切。SR是机体受到有害刺激后出现的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兴奋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肾素-
|
|
|
|
1 |
汪伟民;麻疹疫苗对何杰金氏病的治疗作用[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5年02期 |
2 |
张素胤;Taxol对裸小鼠体内六种异种移植人体肿瘤的治疗作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7年01期 |
3 |
章幼妹;利福平、异菸肼对埃塞俄比亚皮肤利什曼病的有限治疗作用[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2年03期 |
4 |
梁永汉;美容保健的佳品——钢齿刷梳[J];按摩与导引;1986年01期 |
5 |
熊绍银,唐柱,傅玲,李广善,郭振荣,高维谊;剩余血白细胞干扰素的制备及其对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J];江苏医药;1988年11期 |
6 |
黄文;硝苯吡啶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J];新医学;1990年02期 |
7 |
赵克森,吴坤莹,姜勇,黄绪亮,唐妙云;体外反搏对失血性休克狗循环紊乱的治疗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2年05期 |
8 |
聂春浦,黄灿南,吴嘉苓;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倍他洛克对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J];江苏医药;1993年04期 |
9 |
丁春兰,魏有东,谢鹏;蛇毒对神经疾病的治疗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3期 |
10 |
樊德厚;锂盐在临床上的应用[J];河北医药;1983年03期 |
11 |
杜宝琮;超声—调制中顺电叠加疗法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4年05期 |
12 |
McNicholas L F
,Martin WR
,葛邦■
,江明华;纳洛酮及有关阿片拮抗剂新的实验性治疗作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4年05期 |
13 |
罗堃年,高立俊,宗俊学;啉胺唑苄对尿毒症性充血性心衰的治疗作用[J];山东医药;1987年06期 |
14 |
吴秀聪,潘善庆,袁禄云,邹元宵;庆大霉素珠链的释放度及其治疗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7年08期 |
15 |
陈少蓉;Omeprazole治疗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的评价[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87年03期 |
16 |
朱炳法
,范若紫;低剂量干扰素对化疗乳癌患者NK细胞活性的影响[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7年05期 |
17 |
张建芳;盐酸金刚乙胺片和糖浆剂在健康人体中的生物利用度[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8年06期 |
18 |
田荐;长期氨茶碱口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作用[J];新医学;1989年06期 |
19 |
彭淑牖;失血性休克时高渗氯化钠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9年08期 |
20 |
周树仁;抗艾滋病药AZT简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9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