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张松海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术的338例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以观察EGC的淋巴结转移、微转移及分布特点,探讨EGC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找出影响预后因素,以指导临床规范化外科治疗,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进一步提高EGC病人的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至2008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EGC手术的3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大体分型,浆膜分型和淋巴结廓清范围之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对成功随访患者资料的预后因素进行生存率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EGC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1. 338例EGC患者,术前均行电子纤维胃镜检查,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胃癌,均无远处转移。其中男性229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0.1岁;女性109例,年龄33~56岁,平均年龄46.7岁。Dl淋巴结清扫术139例(41.1%),D2淋巴结清扫术183例(54.1%),D3淋巴结清扫术16例(4.7%)。统计学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浆膜分型有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63例随访患者总5年生存率92.1%;粘膜内癌5年生存率97.1%,粘膜下癌5年生存率85.7%;肠型胃早癌5年生存率93.3%,弥漫型5年生存率90.9%;浸润深度、浆膜分型、淋巴结转移与EGC术后生存率相关(P值分别为0.043、0.043、0.004),侵及粘膜下、有浆膜反应和淋巴结转移降低EGC术后生存率。而肿瘤大小、大体分型、组织学类型与EGC术后生存率无关,P值均0.05。 3. 31例EGC的患者中有5例(16.13%)发生微转移, 14例肠型患者中有3例(21.43%)出现微转移,而17例弥漫型患者中有2例(6.30%)出现微转移,两种类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467)。5例发生微转移的患者中有1例可能发生了跳跃性转移,即N2有微转移而N1未见肿瘤细胞转移,微转移发生在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而胃周淋巴结未见转移。 结论 1.通过对肿瘤浸润深度、大小、浆膜反应的分析,得出浸润深度为黏膜层、直径在1.0cm以内或无浆膜反应的EGC,满足上述条件之一者,可施行小于D1的缩小手术,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局部切除术,不必清扫胃周淋巴结;对于黏膜下、肿瘤直径大于2.0cm或有浆膜反应的早期胃癌应选择D2手术较为合理。 2.根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浆膜反应、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案,有助于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3.应用抗细胞角质的单克隆抗体AE1/AE3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检测EGC区域性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免疫组化法可提高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在3、1、4、7组淋巴结内检出微转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鑫;赵恩昊;曹晖;沈志勇;庄捷;陈治平;吴志勇;;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2 何光平;何胜悦;;早期胃癌临床诊治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02期
3 李华;路平;关华鹤;司荣祥;徐惠绵;;老年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11期
4 朱吉,方薇,尹立俊;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0年02期
5 黎家庆,朱尤庆,吴菲;早期胃癌血管发生的研究[J];医学新知杂志;1998年01期
6 王靖,王成锋,赵平,邵永孚;早期胃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3年06期
7 王征;周志祥;梁建伟;张兴茂;胡俊杰;赵平;;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预后分析[J];癌症进展;2011年03期
8 任占良;侯俊明;;28例早期胃癌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09年11期
9 徐惠绵;黄宝俊;;早期胃癌治疗的有关问题[J];实用肿瘤杂志;2008年03期
10 韩少良,崔向东;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J];日本医学介绍;1991年12期
11 吴道宏;吴本俨;王孟薇;王卫华;;VEGF、TGF-β1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08年06期
12 陈朝辉;;低龄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05期
13 李勇;37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4期
14 姚光弼;;胃纤镜诊断早期胃癌的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5年12期
15 沈明;张天泽;;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问题[J];中国肿瘤临床;1983年02期
16 王洪;祁保国;;乳腺癌C-erbB-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地方病通报;2008年01期
17 李玉水,王宝珏,刘正;淋巴结转移状况对食管癌预后的影响[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3年03期
18 车向明,王康,帆北修一,爱甲孝;MiB-1的表达与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1年03期
19 王正明;冯崇炽;;60例早期胃癌术后分析[J];浙江医学情报;1994年02期
20 张合林;何明;孟宪利;白世祥;平育敏;杜喜群;;1146例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J];中国肿瘤临床;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培锋;张祥福;郑知文;;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附161例报告)[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余传定;;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A];2005年浙江省肿瘤学术会议全国大肠癌转移与复发的诊治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3 黄宝俊;徐惠绵;;早期胃癌不同淋巴结清除术的合理评价[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左朝晖;欧阳永忠;罗建红;谭春祁;陈菊英;周德善;周征宇;莫胜川;;肝内胆管癌的治疗和预后因素的分析[A];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胆道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思愚;吴一龙;戎铁华;黄植藩;区伟;杨学宁;;Ⅲ期N2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A];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2)——中国抗癌协会第六届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SCO)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孙冀;裴荣;孙冰;;中期因子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金晓辉;丁小云;;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分析[A];第二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孙聪;;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及FICE应用与治疗进展[A];第二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郭恩琪;吴育连;陈健;Sung Hoon Noh;;淋巴结转移对早期胃癌预后的影响[A];2005年浙江省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许晓东;朱冠保;韩少良;;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A];2005年浙江省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S100A4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北京大学;2007年
2 苏万东;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后影响疗效的多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4年
3 刘博;联合检测CD44v6和nm23H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4 徐东波;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及神经浸润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5 张瑞芬;金属硫蛋白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6 吴道宏;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多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7 韩少良;COX-2与胃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8 吕正华;uPA及uPAR在下咽癌中的表达及喉气管瓣在晚期下咽癌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杨猛;直肠癌分子标志物OPN、N-cadherin和MMP-9的蛋白及基因水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10 陈晓峰;E-cadherin和nm23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松海;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2 侯培锋;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附161例报告)[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3 刘向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食管鳞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4 祝国莲;局部进展期胃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及合理外科治疗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5 项炜;胰腺癌MUC4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宗财;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7 范彦;肥大细胞亚群及巨噬细胞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8 江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淋巴管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表达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梅林航;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郑瑞;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病理因素关系的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外科主任 周建平;胃癌诊疗的新认识[N];大众卫生报;2006年
2 主治医师 刘文山;如何发现早期胃癌[N];家庭医生报;2003年
3 记者王丹;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不足10%[N];健康报;2009年
4 记者 何德功;用钳子可“抓”掉早期胃癌[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尤明亮;早期胃癌80%没有症状[N];山西科技报;2004年
6 实习记者 王华锋;胃镜下治疗早期胃癌的标准有望改写[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记者 刘平;癌症远处淋巴结转移之谜揭开[N];健康报;2001年
8 王雪飞;早期胃癌检出率上升[N];健康报;2003年
9 谢明霞;湘雅专家揭开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之谜[N];大众卫生报;2007年
10 章米力 汪敏;过半早期胃癌患者不知病情[N];健康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