瘘道型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联合应用K3 Ni-Ti Rotary instruments及Metapex根充糊剂对瘘道型根尖周炎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对临床收集的10个病例患牙拍术前X线片,结合患者的症状以及临床检查明确诊断,常规开髓,揭顶,冲洗清理髓腔,探寻根管。使用机用k3镍钛旋转器械依据crown-down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在整个过程中(包括预备前、中、后)加强根管冲洗的作用,省略掉根管封药这一步,同时使用具有缓慢持久消毒作用的Metapex根充糊剂(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碘仿),应用侧方加压法完成严密三维根管充填,最后完成冠部充填封闭。于术后三天电话随访记录疼痛反应以及两周后复诊观察瘘道是否愈合,以进行近期疗效评定,于术后半年复诊,结合患者的主诉症状、功能恢复,临床检查以及辅助X线检查来评定远期疗效。
结果:结果一:近期疼痛反应的评定:10例患者中只有一例出现术后轻微不适,但不影响咬合、进食,记录为2级,其余9例均未发生疼痛,记录为1级;结果二:近期瘘道愈合情况:术后2周复查,10位患者瘘道均愈合;结果三:远期疗效评定:术后半年复诊,10位患者均无自觉症状,咀嚼功能正常;临床检查,均无叩痛,瘘道都愈合消失;辅助x线检查其中7位患者显示根尖周透射区消失,另外3例显示透射区缩小,密度增高。
结论:此次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通过采用K3 Ni-Ti Rotary Instruments,依据Crown-down Technique,加强根管机械预备(同时强调根管冲洗作用),使用具有缓慢持久消毒作用的Metapex根充糊剂,对瘘道型根尖周炎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可达到有效去除根管内感染,杜绝再感染,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目的,减少EIAE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
|
|
1 |
郭姜莉;石四箴;;牙科三维CT研究下颌乳磨牙髓腔[J];上海医学;2006年06期 |
2 |
谭云锦;;显微根管治疗术在干髓根管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9年16期 |
3 |
张燕;秦晓红;姚激;李莎莎;张立杰;;根管直径对根折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
4 |
顾永春,皮昕;200颗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形态[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
5 |
黄琰;高义军;;第一前磨牙3个根管1例[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年12期 |
6 |
池学谦;曹翠丽;张金廷;侯逢春;冯雅君;;牛牙症1例报告[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
7 |
闫晓晨;赵麒麟;奥小莹;;手术显微镜下根管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2008年03期 |
8 |
杜凌晨;;90例难治性根管病例采用手术显微镜处理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03期 |
9 |
唐荣林;唐云环;伍协阶;;寻根管口入路开髓法对老年人离体磨牙开髓的效果[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1期 |
10 |
刘明亮;方凯;张一兵;吴银洲;;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MB_2根管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7期 |
11 |
张光诚;磨牙髓腔预备的方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89年02期 |
12 |
赵燕艳,张兴中,皮昕,杜昌连;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口形态、位置的应用解剖[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
13 |
李欣;;牙33三根管1例[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年10期 |
14 |
刘媛;王捍国;艾林;林媛;;下颌侧切牙三根管1例[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年07期 |
15 |
王奕,朱恩新;早期根管口扩大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03年05期 |
16 |
李晓莱,胡涛,孙建华;根管机械预备方法的进一步探讨[J];黑龙江医学;2000年02期 |
17 |
马连会;;寻找根管口的几种方法[J];河北医学;2007年09期 |
18 |
谭红,黄政,黄定明,周学东;不同方法探查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口的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3年07期 |
19 |
沈大正,沈大源,许华,王文丽,刘玉杰;喇叭状根管口的桩冠修复[J];黑龙江医学;1997年04期 |
20 |
刘乃好;张悟颖;;关于变异根管名称的讨论[J];口腔医学研究;198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