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神经肽Y与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秦文玲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动态变化,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与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在ACI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其在ACI中的临床意义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选择30例脑梗死(CI)患者为CI组;2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符合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年龄、性别构成方面有可比性(P0.05)。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浆NPY水平,用化学比色测定法检测血清NOS水平,分别于发病48小时(h)内及入院后第10天(d)各采血1次。对CI组患者进行头颅CT及/或MRI检查,按pullicino法计算责任梗死灶体积。对CI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分别于发病48h内及入院后第10d各评定1次。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CI组与对照组样本间差别的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CI组血浆NPY及血清NOS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双变量间的单因素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检验的显著性水准为双侧检验P0.05。 1、CI组血浆NPY水平发病48h内及入院后第10d均比对照组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与梗死体积、NIHSS评分及入院第10d和发病48h内NIHSS评分的差值没有显著相关。入院后第10d血浆NPY水平比发病48h内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2、CI组血清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水平发病48h内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与梗死体积、发病48h内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入院第10d和发病48h内NIHSS评分的差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入院后第10d比发病48h内显著升高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梗死体积、NIHSS评分及入院第10d和发病48h内NIHSS评分的差值没有显著相关。 3、CI组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发病48h内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梗死体积、发病48h内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入院第10d和发病48h内NIHSS评分的差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入院后第10d比发病48h内显著降低(P0.01),仍高于对照组水平但没有显著差异,与梗死体积、NIHSS评分及入院第10d和发病48h内NIHSS评分的差值无显著相关。 4、CI组发病48h内及入院第10d血浆NPY水平与血清cNOS、iNOS水平均没有显著相关。CI组入院第10d和发病48h内血浆NPY水平的差值与血清cNOS水平的差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 1、ACI患者血浆NPY水平发病48h内降低,入院第10d进一步降低,但变化不显著。血浆NPY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NPY在CI中的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2、ACI患者血清cNOS水平发病48h内及入院后第10d均显著降低,入院后第10d水平较发病48h内显著升高。发病48h内血清cNOS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3、ACI患者血清iNOS水平发病48h内显著升高,入院后第10d较发病48h显著降低,仍高于正常但增高不显著。发病48h内血清iNOS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提示iNOS可能与神经损伤有关,其水平可以反应CI的严重程度。 4、ACI患者血浆NPY水平与血清NOS水平无明显相关但发病48h内和入院第10d血浆NPY水平的变化与血清cNOS水平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会英;;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4例[J];世界中医药;2011年04期
2 岳红;王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低分子肝素试验病因分型的关系[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年07期
3 赵淑芬;;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6期
4 王英;高松;李筠;田秀丽;宋瑾;;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5期
5 陈澎;刘月华;孙锡波;;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J];临床医学;2011年09期
6 孙立仁;;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7期
7 刘国凤;孙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09期
8 侯文英;;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1年04期
9 张勇;;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10期
10 廉超玲;陆阿楠;廉霞;范波胜;;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3期
11 郭艳萍;魏瑞丽;李旭静;;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24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5期
12 孙希华;刘永辉;;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3期
13 邢效如;陈长青;孙宗琴;陈丹丹;赵新春;武建宏;樊彦玲;;急性脑梗死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08期
14 周松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脑梗死[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3期
15 程乾;胡文涛;;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川穹嗪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6期
16 郝建军;;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年23期
17 胡金花;张弘;何芳;刘晓芳;关迎;王海军;戴银燕;马晓奎;;瑞通立治疗急性脑梗死一例报告[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3期
18 信廷想;;CR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14期
19 付享征;;抗感染佐治急性脑梗死38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7期
20 董卫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秋英;严梅秀;;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的治疗及护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唐慧群;;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疗效的临床分析摘要[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新;邱伟庆;王纪佐;;急性脑梗死血小板膜糖蛋白和ADMA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陈卓友;恽文伟;赵进委;向红兵;张志翔;钱传忠;丁新生;;无脑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鲍剑虹;郑荣远;夏君慧;朱蓓蕾;;尤瑞克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管姝轶;;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影响[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7 刘祖佑;;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谌剑飞;梁浩荣;蔡少华;奚玉凤;;针刺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血浆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戚英;赵卫锋;;急性脑梗死伴代谢综合征与动脉硬化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徐恩;缪学琼;;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东;急性脑梗死血小板高尔基体变化及sCD40L对脑缺血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何迎春;非溶栓指征急性脑梗死治疗时间窗及中药复方中风醒脑口服液干预的临床和细胞培养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陈卫银;益气活血复方SXD抑制急性脑梗死炎性反应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陈晓军;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文献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曾可斌;急性脑梗死痫性发作兴奋性机制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6 桑鹏;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脑保护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杜敢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赵英霖;天红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临床研究及对线栓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流模型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9 邱伟庆;急性脑梗死血小板膜糖蛋白和ADMA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10 谢荃;脑梗死急性期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文玲;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神经肽Y与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2 曲明卫;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肽Y与内皮素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3 张小雨;急性脑梗死后血糖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徐玉龙;氧化应激与血尿酸水平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生中的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陈新;尤瑞克林与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6 王微微;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段学明;施普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初步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8 王佳媛;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CD62p与纤维蛋白原的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9 侯晓艳;血栓调节蛋白G127A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D];昆明医学院;2011年
10 王秀菊;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吴一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邓沅佳;郑方算;中草药制剂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岳金凤;颈内动脉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N];保健时报;2005年
6 冯学花;藻酸双酯钠与复方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比较[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应庆;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衣晓峰;颈内动脉注射溶栓联合静脉适时降纤及抗凝治疗 急性脑梗死患者致残率可降低40%[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陈华;治疗脑梗死的药物选择原则[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10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价值的探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