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辽宁省6-17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张雯菲  
【摘要】: 目的:通过对辽宁省城乡6-17岁在校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我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水平及其分布特征。 对象与方法:1.对象:采用多阶段(multipl-stage)、概率等比例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 to size, PPS)方法抽取辽宁省三省(沈阳、本溪、丹东)三县(清原、彰武、东港)9372名6-17岁在校儿童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2.方法:采用两阶段调查方法(Two-stage)进行精神障碍的筛查和诊断:(1).筛查阶段:使用困难与长处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 SDQ)对11岁以上学生、6-17岁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精神障碍的筛查。(2).诊断阶段:使用精神发育与健康状况评定问卷(The Development And Well Being Assessment,DAWBA)对全部SDQ筛查阳性者和随机抽取的11.3%SDQ筛查阴性者使用DAWBA问卷进行面访。(3).由DAWBA诊断软件给出DSM-Ⅳ初步诊断结果,再由两名精神科医生根据DSM-Ⅳ诊断标准做出最终诊断,当两位医生诊断不一致时,以双方讨论一致的诊断为最终诊断。(4).采用SPSS13.0的逻辑回归(Logitstic regression)计算样本权重,用complex samples模块对进入第二阶段的数据进行样本加权,计算两阶段调查的调整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三类主要精神疾病(焦虑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共病的OR值,并检验共病中所包含的共同疾病的相关性。 结果:在抽取的9372名儿童青少年中,SDQ筛查回收合格问卷8488份,合格率为90.57%,学生、家长、教师合格率分别为90.57%、86.26%、89.97%。其中SDQ筛查阳性1129人,阳性检出率为13.4%;在SDQ筛查阴性7359人中,随机抽取804人连同筛查阳性的1129人共计1933人,进入第二阶段的面访。DAWBA面访阶段学生面访率94.36%,母亲面访率为79.41%,教师面访率为92.45%。 辽宁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为4.05%,城市(4.12%)略高于农村(3.96%);男生(5.12%)显著高于女生(3.11%),11-15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5.37%),其后依次为16-18岁组(4.10%)和6-10岁组(2.52%)。各种精神障碍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2.23%),其次为抑郁障碍(0.9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0.48%)和行为障碍(0.29%)。 辽宁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共患病在三类主要精神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行为障碍)中至少患有其中一种疾病的共329人,而同时患有三种主要精神障碍中至少2种的共11人,共病率为3.3%。其中焦虑障碍伴随抑郁障碍或(和)破坏性行为障碍的有5.8%,抑郁障碍伴随焦虑障碍或(和)破坏性行为障碍的有11.4%,破坏性行为障碍伴随焦虑障碍或(和)抑郁障碍的有3.1%。其中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之间显著相关(OR=47.1),其后依次为抑郁障碍与行为障碍(OR=13.8),焦虑障碍与行为障碍(OR=13.1)。 结论:辽宁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为4.05%,与新加坡、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患病水平相近。城乡患病率无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11-15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所有精神障碍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2.23%),其次为抑郁障碍(0.9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0.48%)、行为障碍(0.29%)共病率为3.3%。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永华;戴福强;蒋秀兰;王凌云;;1212例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首诊资料分析[J];安徽医学;2011年04期
2 管冰清;罗学荣;邓云龙;韦臻;叶海森;袁秀洪;宁志军;杨伟;丁军;;湖南省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年02期
3 张英;李学武;吴冬凌;黄志彪;李毅;王轶;高北陵;;儿童青少年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远期调查及其与成年人的比较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年06期
4 刘慧;;源于婴儿时期的“精神病”[J];环境;2004年12期
5 王海荣;孙丽丽;王旸;;首次住院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儿父母压力调查及干预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6 杨志伟,李雪荣,万国斌,苏林雁,罗学荣;湖南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现状调查与防治模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年05期
7 苏林雁;王长虹;;青春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年07期
8 Paramjit T.Joshi;郑毅;季建林;高鸿云;;儿童青少年自杀及相关问题[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年01期
9 ;常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J];生命世界;2005年12期
10 陈旭先;林力;;儿童青少年强迫症家庭因素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年02期
11 韩晶晶;张劲松;;破坏性行为障碍儿童青少年情绪反应特征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03期
12 吴茕;杜亚松;;儿童青少年思维形式障碍的相关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年02期
13 冯志颖,杜长军;儿童青少年时期精神障碍的遗传学研究Ⅱ[J];山东精神医学;2004年03期
14 潘多;李泽爱;刘寰忠;;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15 刘靖;李荔;;儿童睡眠紊乱与精神障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年09期
16 许世卫;让全社会共同关心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贯彻中央领导指示精神,改善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讨论会侧记[J];中国食物与营养;1999年03期
17 张煜华;;两种药物治疗儿童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疗效比较[J];中国热带医学;2007年02期
18 姜路明;蔡祖华;朱匡纪;章兰金;;金华市婺城区儿童青少年肺结核发病状况与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年01期
19 韩利群;王延中;王鹏;于华林;;中国不同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研究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12期
20 ;携手儿童青少年 携手抗击艾滋病[J];中国健康教育;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小菲;郑育滨;;汕头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筛查—不同筛查标准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曹若湘;;2005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烟草流行情况现状调查[A];履行框架公约 创建无烟环境——第13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陆美萍;陈若希;程雷;;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儿童青少年变应性鼻炎严重程度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兵;于冬梅;赵丽云;刘爱东;王惠君;杜文雯;王志宏;何宇纳;张继国;于文涛;贾凤梅;李婕;翟凤英;;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现状及零食指南的编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公共营养分会论文集[C];2008年
5 章淼滢;罗飞宏;沈水仙;夏宏;屠月珍;郭凤霞;黄婷婷;支涤静;赵诸慧;叶蓉;程若倩;李晓静;;上海市城郊两区6-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5年变化趋势[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6 张亚钦;李辉;;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比例分析及参照值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章淼颍;罗飞宏;屠月珍;郭凤霞;夏红;黄平平;奚立;沈水仙;支涤静;叶蓉;程若倩;郑章乾;;上海市城郊两区6-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5年变化趋势[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8 高雪屏;于素维;苏林雁;;儿童青少年多动冲动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徐勇;;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发展趋势研究(1985~1995)[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张继国;王惠君;王志宏;何宇纳;张兵;于文涛;翟凤英;;中国儿童青少年15年体质指数分布的变化[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八次会议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营养改善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尚一;美国儿童青少年适宜体力活动推荐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青云;学龄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检出率与诊断标准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3 刘励;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顾锋;尿崩症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及基因突变检测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5 何忠虎;我国艾滋病孤儿身心健康、教育干预与青少年艾滋病知、信、行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傅一笑;基于双生子的儿童个性、心理健康研究和不通过五种感觉通道的交流现象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7 魏赓;西藏自治区精神疾病和癫痫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任甫;拉萨藏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肖黎;儿童青少年肥胖标准应用及肥胖儿童食欲调节因素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时俊新;颅脑损伤特征及转归预测实用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雯菲;辽宁省6-17岁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媛;精神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应用于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3 李黎黎;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应用于抑郁障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4 陈丽娜;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庆;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推理的发展特点及其性别刻板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窦东梅;河南两城乡儿童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李智勇;洪江市部分地区儿童青少年臀肌挛缩症流行病学调查[D];中南大学;2010年
8 张王梅;血清瘦素与青春期肥胖儿童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9 李贺体;不同超重、肥胖体重指数标准筛查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丽君;中国儿童青少年第二掌骨皮质厚度的南北区域差异[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齐芳;青少年精神障碍你了解多少[N];光明日报;2010年
2 翟金国 赵靖平;适应能力 从小培养[N];健康报;2005年
3 曾利明;三大问题制约儿童青少年智力体力发育[N];中国人口报;2004年
4 罗刚;零食并非一无是处[N];健康报;2007年
5 王鹏;儿童青少年远离“垃圾食品”[N];福建日报;2006年
6 记者 方芳;儿童多动孤僻等行为问题上升[N];北京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吕向群;你不会懂得我伤悲[N];玉溪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穆晶晶;营养专家细说儿童“吃”的学问[N];保健时报;2008年
9 记者 刘晖 通讯员 陈伟琴;市中心医院开展免费验光赠镜公益活动[N];咸宁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姚斌 通讯员 马毅中;八部门联合开展全省儿童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N];青海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