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穴位埋线对大鼠运动耐力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崔毅  
【摘要】: 背景:运动性疲劳(exercises-induced fatigue)是运动医学中的常见表现,是人体经过长时间的运动后,出现的运动能力暂时下降,机体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和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使身体器官、系统功能失调,从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的一种状态。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是一种保护性机制。但是如果经常处于疲劳状态,积累的结果就易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身体健康。研究和防治运动性疲劳已经成为广大医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抗运动性疲劳的药物治疗由于其副作用给机体造成的危害,甚至还可能含有兴奋剂成分等不利因素,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针灸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能够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消除运动性疲劳性肌肉疼痛、纠正运动性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等环节,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有效地缓解运动性疲劳,而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大鼠游泳耐力的影响及埋线前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变化,初步探讨“足三里”、“脾俞”和“太冲”穴穴位埋线提高运动耐力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wistar成年雄性大鼠24只,适应性游泳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埋线组、电针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与其他组一样负载游泳,不做任何处置)外,电针组采用电针刺激“足三里”、“脾俞”和“太冲”穴位,隔日1次,持续以频率15Hz、电流2mA的连续波电刺激10min,共7次;穴位埋线组取穴与电针组相同,采用套管针穴位埋线法于实验的第2、7、13天实施。实验第15d记录末次力竭运动的游泳时间数值。并在行为学观察结束后,腹腔注射5%鸡红细胞溶液2ml,8~12h后将所有大鼠处死,腹腔液经处理后在油镜下计数巨噬细胞数200个及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计算吞噬百分率与吞噬指数。 结果: 1.负载游泳试验:实验第15d,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游泳时间较针刺前均有所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穴位埋线组、电针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2.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实验第15d,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穴位埋线组与电针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 1.电针及穴位埋线刺激“足三里”、“脾俞”和“太冲”等穴位,能够有效地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验证了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性。 2.免疫功能改变可能是引起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之一。 3.针刺“足三里”、“脾俞”和“太冲”等穴位的抗疲劳作用可能与提高大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关。 4.穴位埋线与电针疗法在治疗运动性疲劳上同样有效,但前者因刺激时间长、痛苦小、就诊次数少、患者的依从性高等方面,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更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龙千里,张文春;穴位埋线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J];新医学;2002年06期
2 徐海云;徐桂林;;埋线疗法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7年02期
3 陆健;葛堂;赵敬阳;;穴位埋线麻醉试验过程和首例成功的汇报[J];天津医药;1976年09期
4 徐三文;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31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1994年03期
5 周友龙,张丽蓓,申霞;穴位埋线对大鼠胆汁返流性胃炎胃粘膜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6期
6 赵健民,赵占宏,陈红梅;穴位埋线并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286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1年08期
7 叶珩!桂林541001,叶平初!桂林541002;耳、头、体穴联合埋线治疗心律失常[J];针灸临床杂志;2001年02期
8 刘卫平,林展增,吴建琼;穴位埋线治疗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9 刘卫平,邢之华,林展增,吴建琼;穴位埋线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影响[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王莉莉,阿地里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4年11期
11 谌拥军;穴位埋线为主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30例[J];中国针灸;1997年04期
12 哈志国;穴位埋线为主治疗颈椎病60例[J];针灸临床杂志;1997年11期
13 李守昌;穴位埋线辨证治疗坐骨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98年12期
14 郭海龙;合谷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消化不良105例[J];人民军医;2004年01期
15 戴珍,王爱峰,杨占江;脊柱定点侧扳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四川中医;2004年05期
16 王荣莉;;穴位埋线加火针治疗脓毒型痤疮1例报道[J];中国民间疗法;2006年11期
17 高君;;专家详解埋线减肥 最受关注问题逐个答[J];瘦佳人;2009年10期
18 李兴华;穴位埋线加服灭滴灵治疗胃溃疡74例[J];北京中医;1992年04期
19 高林甦;穴位埋线治疗坐骨神经痛38例[J];中国针灸;1995年S1期
20 徐三文,汪厚根;穴位埋线治疗颈椎病118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1995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虹;;微创穴位埋线的应用体会[A];中医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婷;高木丰;李胜天;;穴位埋线对大鼠皮肤功能的影响[A];中医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耀龙;陈淑慧;陈荣钟;;穴位埋线早期干预对糖尿病大鼠一般状况和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邓沅江;梁伟雄;程淑意;;穴位埋线对压力超负荷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5 郑婵美;李俊苗;何文超;;穴位埋线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雷景和;;无创穴位埋线减肥疗法的临床应用[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丽红;曾扬;;针刺、穴位埋线对去势大鼠偏头痛发作干预的初步探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朱利利;杨丽明;刘秋萍;赵亚星;张晓波;秦有;;足三里穴位埋线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张中成;骆悠;;电针结合穴位埋线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杨伟;张磊昌;王亮锋;;穴位埋线实施超前镇痛干预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人嫚;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王志文;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林宴菱;三种治疗单纯性肥胖方法的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刘科佑;穴位埋线与针刺结合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夏毅;埋线腧穴“肠病方”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贵珍;穴位埋线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及其生殖内分泌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许瑞香;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陈国蓉;穴位埋线对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蔡明宗;丹田奥秘的探讨及丹田区埋线对雌性去卵巢大鼠延缓衰老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吴爱莲;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评价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毅;穴位埋线对大鼠运动耐力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2 徐东华;穴位埋线预防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蒋凯正;穴位埋线对海洛因依赖雄性大鼠生殖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丽粉;穴位埋线对不同性别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谢丰如;穴位埋线治疗痰湿质肥胖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钱光泽;足三里穴位埋线对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李永凯;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8 曹秋锐;穴位埋线方法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康春静;穴位埋线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文毓声;穴位埋线结合耳压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针灸科 雷毅军 吴杞;穴位埋线可减肥[N];家庭医生报;2004年
2 ;穴位埋线治癫痫[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杨安生;穴位埋线 防治咳喘[N];大众卫生报;2003年
4 孙文善;创新是微创埋线疗法发展的灵魂[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5 吴媚;四种减肥方法[N];云南政协报;2002年
6 周双琳;减肥方法多多 供你合理选择[N];健康报;2004年
7 北京康比特运动营养研究所 运动营养硕士 刘正冬;左旋肉碱与运动[N];中国体育报;2001年
8 记者 马钦麟 实习生 巴鹤霖;十五项技术降低农民看病费用[N];宁夏日报;2009年
9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李开刚;怎样消除运动性疲劳[N];中国医药报;2001年
10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李开刚;怎样消除运动性疲劳[N];中国体育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