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独活有效部位抗风湿新药研究
【摘要】:
本文的选题为国家科委课题“中药独活有效部位抗风湿新药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按照
该课题要求并参照国家药品监督局颁布的《新药审批办法》,从新药的制备工艺研究、质量标
准研究和与功能主治有关的药效学研究等几方面进行二类新药(中药制剂)各项技术指标的考
核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
在制备工艺的研究中,首次将超临界CO_2萃取这门新技术应用于独活中有效部位—香豆
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使提取物中有效部位的含量达到了
二类新药(中药制剂)的有关要求,并通过剂型选择和制剂成型工艺研究,将提取物制成生物
利用度较高的软胶囊。
建立了制剂的质量标准,其中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内容,对定量方法进行
了方法学考察,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等指标均符合有关规定。
在药效学研究中,根据独活的功能主治,观察了该药祛风除湿作用(对佐剂性关节炎、角
叉菜胶、新鲜蛋清所致炎症的抑制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对迟发性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
的影响);温经止痛作用(对热刺激及醋酸引起的疼痛的影响);活血通络作用(对大鼠棉球
肉芽肿形成的影响和对家兔肠系膜毛细管口径、血流速度、血流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
实验依据。
通过对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得到五个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单体,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
谱数据分别鉴定其结构为;二氢欧山芹素、甲氧基欧芹素、二氢欧山芹醇醋酸酯、花椒内酯和
二氢欧山芹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