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绞股蓝抗皮肤光老化的实验研究

吴景东  
【摘要】:目的:本项研究依据中医药基础理论,运用生化分析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皮肤组织中线粒体DNA片段缺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及其皮肤组织结构及羟脯氨酸(HYP)含量的变化以及中药绞股蓝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将昆明种无毛小鼠随机分成8组:正常对照组(A)、模型对照组(B)、外用绞股蓝低剂量组(C)、外用绞股蓝中剂量组(D)、外用绞股蓝高剂量组(E)、灌胃绞股蓝低剂量组(F)、灌胃绞股蓝中剂量组(G)、灌胃绞股蓝高剂量组(H)。模拟日光中UV长期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模型。照射同时,给药组外用或灌胃绞股蓝。HE染色,40倍光镜下观察皮肤组织结构改变,并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SOD、CAT、GSH-PX活性,MDA、H_2O_2、HYP含量;运用PCR法测定皮肤组织中mtDNA(3867bp)片段缺失情况。结果:模型组无毛小鼠皮肤组织SOD、GSH-PX、CAT活性明显降低,MDA、H_2O_2含量显著增加(P<0.05);HYP含量明显减少;组织病理切片呈现光老化状态。与模型组比较,外用及灌胃绞股蓝中剂量组CAT活性明显改善(P<0.05);灌胃绞股蓝低剂量组、外用绞股蓝中剂量以及二者的高剂量组均可提高GSH-PX活性,降低H_2O_2含量;所有给药组皮肤组织中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外用及灌胃绞股蓝低、中剂量组的皮肤组织中SOD活力增高且具有显著差异(分别是P<0.01、P<0.05);外用绞股蓝低剂量组、外用及灌胃绞股蓝中、高剂量组的皮肤组织中HYP含量均有明显增高。PCR法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均存在mtDNA(3867bp)大片段缺失,而正常对照组以及给药组中中、高剂量组小鼠皮肤组织中mtDNA(3867bp)大片段缺失的发生率和缺失占总mtDNA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利用紫外线照射成功模拟了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紫外线造成的无毛小鼠光老化皮肤组织具有明显的氧化损伤,皮肤组织中mtDNA发生大片段缺失,中药绞股蓝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无毛小鼠皮肤组织氧化损伤,减少其组织中mtDNA片段缺失的形成,维护mtDNA活性,防止其代谢能力下降,从而延缓或防治无毛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作用。另外绞股蓝还可能是通过提高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来延缓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皮肤衰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少翔,候浚,陈志峰,王俊茹,马智,王济民;绞股蓝治疗癌症的实验与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6年02期
2 王林丽,汪洁筠;绞股蓝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2年04期
3 刘世彪,胡正海;绞股蓝生物学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5年01期
4 董毅,孙莉,韩中琴;绞股蓝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杨炯炯,岳文浩,韩丹春,芦宗玉,江虹;绞股蓝对脑梗塞后病人脑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2期
6 杜兆嵩,王桂春,段弘;绞股蓝的临床应用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1998年04期
7 钱晓薇;绞股蓝对明矾诱发遗传物质损伤的抑制作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3期
8 张太强;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草药绞股蓝中11种微量元素[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0年02期
9 ;绞股蓝有什么保健作用?[J];食品与健康;2009年12期
10 邓世林,李新凤,陈本美,邓富良,周晓娟;绞股蓝中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化学元素的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11 肖小河,尹国萍,陈士林, 乐林,乐升平, 郑泽林,汪建华;绞股蓝基地建设概念系统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4年06期
12 何少琴,倪洪珍,郑秀英;绞股蓝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60)Co照射效应的影响[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4年04期
13 冉丽莹,周有发,吕建辉,陈谦;绞股蓝临症新用五论[J];实用医技杂志;1996年01期
14 任继东,张庆民,曹蔚云,李燕;绞股蓝的药理作用[J];中国药业;1996年06期
15 姜彬慧,杨万春,赵余庆;绞股蓝抗肿瘤作用研究现状[J];中药材;2003年09期
16 覃德海;;绞股蓝及其相似植物的鉴别[J];广西中医药;1988年03期
17 麦慧恩;不是人参胜似人参的仙草——绞股蓝[J];中国食品;1989年09期
18 王元惠;李道峰;袁建都;;神奇的绞股蓝[J];河南林业;1993年02期
19 简洁莹,李海缨,胡少明,黄俊明;绞股蓝皂甙对雄性大鼠性功能影响的研究[J];广东卫生防疫;1994年02期
20 刘燕平,高黎黎,范志明,管作武;绞股蓝总甙微丸溶出度及稳定性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红枫;熊丽;生秀梅;孙茜;王媛;;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蔬菜中抗氧化酶的影响和残留检测[A];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04年年会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郑关毅;陈晓东;韦立新;;内皮素及抗氧化酶与冠心病虚实关系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许鸿源;周凤珏;杨美纯;周歧伟;黄春燕;;CC在渗透胁迫下对玉米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惠俊爱;党志;叶庆生;;镉胁迫对玉米叶片抗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汪良驹;刘友良;马凯;王金中;刘小宁;;NaCl处理对无花果愈伤组织细胞过氧化系统的影响[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6 宋松泉;类延宝;傅家瑞;;小麦种子萌发生长对盐和热胁迫的交叉耐性与抗氧化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崔永华;吴乃科;宋恩亮;杨在宾;杨维仁;;不同中草药组方及其添加水平对肉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A];全国养牛科学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上隆;;AgNO_3对草莓外植体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英文)[A];张上隆果树学文选[C];2006年
9 丁吉林;丁伟;张永强;;烟草气候斑点病的影响因素及综合防治措施[A];庆祝重庆市植物保护学会成立10周年暨植保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春阳;邹俊杰;石勇铨;曲卫;孙亮亮;刘志民;;通络方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肿瘤和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景东;绞股蓝抗皮肤光老化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颜薇;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索中国汉族女性皮肤光老化及雌激素源性皮肤固有老化相关基因及作用机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3 李海权;衰老小鼠脑组织mtDNA缺失、呼吸链酶复合体活性的变化以及独活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4 林毅;绞股蓝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分离、克隆与表达[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5 俞慧君;基因工程方法构建含硒抗氧化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黄茂芳;点阵CO_2激光对Wistar大鼠皮肤光老化影响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田燕;人类长寿基因SIRT1在皮肤光老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罗理杨;现代家犬的起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9 刘垠;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对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10 母德清;线粒体DNA与线粒体诊治胰腺癌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线粒体基因突变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孔有琴;中国大鸨东方亚种(Otis tarda dybowskii)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3 刘建文;中国网翅蝗科部分种类线粒体DNA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4 赵晗;内蒙古和林格尔东周时期墓地古代人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孙巍;脾阳虚证衰老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和线粒体DNA缺失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林华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线粒体DNA D-LOOP区突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周云丽;乳腺癌线粒体DNA突变和拷贝数改变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8 刘莹;广西都安瑶族线粒体DNA控制区及Y-STR多态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罗松年;低剂量镉诱导酵母细胞氧化损伤的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聂晓萌;缘蝽科部分种类线粒体COⅡ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绞股蓝的栽培[N];云南科技报;2004年
2 本报通讯员 刘安琴;科技创新为绞股蓝产业注入活力[N];安康日报;2006年
3 通讯员 胡才东 记者 董良军;全国绞股蓝深加工龙头企业有望落户平利[N];安康日报;2006年
4 赵杰;甜绞股蓝茶保健康[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5 农训学;绞股蓝的栽培技术[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沈权民;“仙草”绞股蓝[N];大众卫生报;2006年
7 辛夷;开发“绞股蓝”利民利好[N];广西日报;2003年
8 通讯员  王化欣 本报记者  李赞;安康绞股蓝的兴衰与荣辱[N];陕西日报;2006年
9 胡才东;平利绞股蓝“三喜临门”[N];安康日报;2005年
10 夏国华;“南方人参”绞股蓝[N];广东科技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