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骨隧道定位及相关问题的体会
【摘要】: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效果,讨论重建过程中骨隧道定位等要点问题。
材料与方法:对6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其术前、术后的Lysholm评分,跛行、疼痛、关节稳定性等的改善。
结果:5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6.88%,随访时间平均2年。Lysholm评分由术前评分从26分到73分,平均53.55分;末次随访评分从72分到98分,平均90.84分,所有患者都较术前有改善。无一例合并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所有患者术后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或接近正常。
结论:在选取韧带止点时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保持韧带的等长重建、固定牢固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
|
|
1 |
沈惠良,王亦璁,雍宜民;正常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力学特性[J];中华外科杂志;1994年10期 |
2 |
姜建元,吕飞舟,张志玉,王以进;前交叉韧带及其替代物粘弹性性质的实验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1997年04期 |
3 |
黄华扬,丁焕文;关节镜下自体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
4 |
黄华扬,丁焕文,刘少喻,刘景发;关节镜下自体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年02期 |
5 |
马桂香,周迎娣,李颖;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6 |
孙启刚,景少鹏,王鸣,冯春利,肖兴雷;关节镜诊治股骨髁间窝撞击前交叉韧带[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
7 |
孙拥军;可吸收螺钉与自体骨-髌腱-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J];医学临床研究;2004年12期 |
8 |
李嘉,伍中庆,吴宇峰,邱桂春,付婷婷,李义凯;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处解剖学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5年03期 |
9 |
陈栋;杨迪生;吕荣坤;潘伟波;吴永平;高翔;;模拟重力下前交叉韧带的解剖运动学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5年12期 |
10 |
黄东;杨斌;莫晓明;靳嘉昌;;关节镜下带骨瓣的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J];微创医学;2006年02期 |
11 |
陈群;章亚萍;华盈;;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17期 |
12 |
方礼明;武永刚;夏志林;郑继元;张树喜;洪雷;;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式与疗效分析[J];武警医学;2008年06期 |
13 |
岳德波;王卫国;陈赢;郭淼;李子荣;;Mitek可吸收钉固定自体四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21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年10期 |
14 |
杨烈东;刘国庆;;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胫骨髁间棘骨折临床体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15 |
吴晓东;;骨-髌腱-骨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J];现代医院;2009年03期 |
16 |
宋今词;;关节镜下韧带重建辅以中药熏洗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年05期 |
17 |
李晓华;;关节镜下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的康复护理[J];吉林医学;2010年17期 |
18 |
邹宏;王辉;沈建平;弋石泉;;胫骨平台内后髁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年12期 |
19 |
肖江平;关节镜下自体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的康复训练效果评估[J];中国临床康复;2001年24期 |
20 |
夏春,周江南,胡海,陈国能,叶欣,成有生;关节镜下自体Ha mstring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