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闫茂才  
【摘要】: 齐墩果酸是一个分布广泛、含量丰富的天然三萜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HIV病毒、保肝、抗炎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但许多活性较弱,且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另一方面,齐墩果酸还以皂苷元的形式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它的许多皂苷的生物活性比苷元有明显提高,如二糖皂苷β-hederin的抗肿瘤活性远远强于齐墩果酸,而β-hederin所含有的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结构片段则被认为对该类皂苷的抗肿瘤活性有重要贡献。 本论文综述了齐墩果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与构效关系。齐墩果酸的结构改造研究的报道较多,但糖苷类衍生物的合成仍较少见。所以本论文的主要部分工作是合成齐墩果酸的糖苷类衍生物,并考察其抗肿瘤活性。 这部分工作中,我们首先建立了三类齐墩果酸皂苷(3-单糖链皂苷、28-单糖链皂苷、3,28-双糖链皂苷)的高效合成路线,每类皂苷合成了4~7个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和ESI-MS鉴定结构正确。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这些皂苷的抗肿瘤活性都不理想。 我们转入对已知的活性较好的天然皂苷进行合成与结构改造,选定了β-hederin、hederacolchiside A_1、lotoidoside D、lotoidoside E、giganteaside D以及齐墩果酸3-O-(4-O-乙酰基-α-L-吡喃阿拉伯糖苷)等抗肿瘤活性较强的天然齐墩果酸皂苷对其进行合成。以齐墩果酸为原料,采用不同的合成设计方案,完成了上述六个天然产物的合成,并经~1H NMR、~(13)C NMR和ESI-MS等结构确证,其波谱数据与天然产物一致。以上工作为深入药理研究提供了样品,并为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奠定了基础。体外活性测试表明这些合成的天然皂苷都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我们还尝试了天然皂苷patrinia-glycoside B-Ⅱ的合成,但只得到了它的构象异构体,在此异构体中阿拉伯糖环处于~1C_4构象;这个构象异构体没有抗肿瘤活性,表明阿拉伯糖的~4C_1构象对此类皂苷的抗肿瘤活性是必要的。 接下来以β-hederin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羧基进行改造,合成了28-酰胺、28-糖苷类衍生物共11个;对其阿拉伯糖4′-OH进行糖苷化,合成了4′-糖苷2个。这些化合物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作用,其中28-酰胺类化合物YMC-27和YMC-28的活性较高,表明此类皂苷具有深入研究开发的价值。 齐墩果酸等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HIV蛋白酶的活性,与一般的HIV蛋白酶抑制剂不同,齐墩果酸不是与蛋白酶的催化位点结合,而是与蛋白酶亚基的肽链末端区域结合,使其不能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二聚体,从而发挥抑制HIV蛋白酶的活性(即二聚化抑制)。现有的三萜类与HIV蛋白酶亚基的结合方式研究还非常少,我们采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初步考察了齐墩果酸、熊果酸、α-hederin等三萜类衍生物与HIV蛋白酶亚基的结合方式,并对对接所得配体-受体复合物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接研究表明此类化合物与受体主要通过疏水力结合,三萜3-OH上的取代基(二元酸、寡糖等)有利于配体更好地占据二聚化位点。配体与蛋白酶亚基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结合得更加稳定,结合能有所增加;α-hederin在初步的分子对接中与受体的结合并不好,但在动力学模拟中与受体之间的结合能(尤其是范德华结合能)显著增加,表明它在动力学模拟中能够发生构象变化而与受体达到更理想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了齐墩果酸等三萜类化合物与HIV蛋白酶亚基的结合方式和构效关系。 HIV蛋白酶游离亚基的肽链末端柔性很强,结构变化较大,为了考察HIV-1蛋白酶游离亚基的稳定构象,以指导三萜类抑制剂的设计,我们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溶液状态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亚基肽链的两个末端有时会通过氢键等非键相互作用而聚合成β-折叠结构。末端形成β-折叠构象后,柔性大大降低,二聚化位点消失。这个新生成的β-折叠结构非常稳定,在现有的动力学模拟条件下不容易解离开来。由于这个构象的能量较为稳定,所以可能是HIV-1蛋白酶亚基在水溶液中达到平衡后的主要构象之一。因此,这个现象可能为HIV-1蛋白酶的二聚化-解聚机制研究以及二聚化抑制剂的设计提供新的线索与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曹同涛;马朋;耿越;;紫花茄皂苷I-5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体外抗肿瘤作用[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杜佳新;顾玉红;张博;朱小红;;刺五加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研究与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年03期
3 倪艳波;曹同涛;马朋;;紫花茄皂苷的体外抗肿瘤及溶血性实验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李青;邹坤;汪鋆植;;开口箭提取物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7年03期
5 汤海峰,易杨华,王忠壮,胡文军,李伊庆;太白楤木根皮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6年04期
6 潘正;高运玲;蔡应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唐松草中皂苷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01期
7 刘一兵;罗晋萍;张静静;;蒸发光散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叶木通中齐墩果酸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03期
8 洪立湘,杨雪峰,王兆华;子午降压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汪涛,崔书亚,索有瑞,鲁润华;怀牛膝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07期
10 赵培西,王四旺,王剑波;牛膝中齐墩果酸提取工艺研究[J];陕西中医;2005年10期
11 周媛媛;王栋;;胡桃属植物抗肿瘤作用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0年43期
12 王楠;宋小骏;;皂苷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2期
13 杨波,付正宗,张宇,陈英杰;黄花败酱中新皂苷的分离和鉴定[J];中草药;2000年01期
14 王曙,徐小平,吴静;威灵仙的薄层色谱鉴别[J];华西药学杂志;2001年06期
15 宋少江,彭缨,卢立明,徐绥绪;龙牙楤木根皮中的一个新皂苷[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6 李坤平;潘天玲;贲永光;林瑞卿;;七叶莲总皂苷定量分析方法及其提取工艺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年04期
17 李道中;徐先祥;;皂苷类化学成分抗糖尿病作用研究概况[J];中南药学;2008年06期
18 邢旺兴;唐婷;谷娜;郭胜才;吴玉田;;抗肿瘤中药通光藤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初步研究[J];健康研究;2011年01期
19 黄荣华;唐丽华;游本刚;潘海敏;;正交试验法优化珍珠菜中总皂苷提取工艺[J];抗感染药学;2007年04期
20 喻玲玲;邹坤;汪鋆植;方荣;高明星;;延龄草总皂苷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药材;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芳;李茂;覃良;周军;樊亦军;;九节龙皂苷体内的抗肿瘤作用[A];2003'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晓峰;赵波;张玉玲;佟继铭;;RP-HPLC法测定赤雹果中齐墩果酸含量[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赵汗青;郑鹭飞;张建军;梁晓梅;王道全;;齐墩果酸肟酯化合物作为己糖胺酶(GlmS)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丁家欣;张秋海;李先端;李淑莉;刘泓;;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马鞭草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5 张俊清;陈文芝;蒋德锡;张丹;;RP-HPLC法测定角花胡颓子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A];海南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瑜;谈献和;李伟;蒋国斌;朱艳玲;;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諾嘉;马丽莎;;HPLC法测定水线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8 陈亚军;熊富良;黄志军;许沛虎;杨祥良;;齐墩果酸纳米结晶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丁安伟;曹雨诞;张丽;杨梅;;RP-HPLC法测定荆芥各饮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吴勃岩;高明;徐绍娜;;女贞子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茂才;齐墩果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2 郭甜甜;齐墩果酸皂苷的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以及羟基喜树碱糖缀合物的设计合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魏鉴腾;齐墩果酸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4 刘庆超;几种天然活性皂苷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初步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学武;珍珠梅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6 范云双;绿升麻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任彦荣;糖基化青蒿素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侯盛;抗HER2抗体/Flt3L双功能融合蛋白的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陈月;紫杉醇/环糊精的包合及包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邱玉琴;多烯紫杉醇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宁;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师润;三七皂苷对阿霉素致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臧静;几种齐墩果酸皂甙的合成[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艾伦强;毛喉鞘蕊花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品质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5 朱链链;齐墩果酸诱导A549细胞凋亡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分析及细胞内外药物含量测定[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刘卫国;木通中齐墩果酸含量及其指纹图谱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7 沈珈琦;应用霉菌单加氧酶羟基化齐墩果酸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8 张晓凯;柿蒂活性成分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9 余琴;三类天然化合物的结构改造[D];昆明医学院;2009年
10 权鹏;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白毅;中国药科大学研究发现:NO供体型齐墩果酸衍生物有特异性肝靶向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刘 斌;皂苷--中药化学(十九)[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白背叶楤木皂苷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张骁;商陆属植物皂苷药理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衣晓峰;鹅血有抗肿瘤作用[N];健康报;2002年
6 一文;抗肿瘤一类新药YCP将在江苏神华药业诞生[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刘 斌;皂苷--中药化学(二十)[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季宇彬 姜薇 尚明;甘草黄酮具抗肿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杜向红 刘伟;牛膝中齐墩果酸的薄层扫描测定[N];中国医药报;2001年
10 梅英;大环内酯类药物有抗肿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