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

管惠娟  
【摘要】: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功效,是药用范围较广的名贵中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收载的3种石斛属植物之一。 本文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学分离手段,对铁皮石斛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个。通过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学手段(UV、IR、MS、1H-NMR、13C-NMR和2D-NMR)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E)-对羟基桂皮酸(1),对羟基苯丙酸(2),松柏醇(3),香草醇(4),丁香脂素(5),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6),穆坪马兜铃酰胺(7),顺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8),反式桂皮酸酰对羟苯基乙胺(9),4',5-二羟基-3,3'二甲氧基联苄(10),柚皮素(11),芹菜素-6-C-β-D-葡萄糖-8-C-β-D-木糖苷(12),异夏佛托苷(13),夏佛托苷(14),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15),芹菜素-6,8-二-C-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6),芹菜素-6-C-β-D-木糖-8-C-α-L-阿拉伯糖苷(17),芹菜素-6-C-α-L-邛可拉伯糖糖-8-C-β-D-木糖苷(18)和芹菜素-6-C-β-D-木糖-8-C-β-D-葡萄糖苷(19)。19个化合物中包括苯丙素类化合物5个,酰胺类化合物3个,联苄类化合物1个,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1个,黄酮类化合物9个。其中化合物1、3、4、6-9、12-1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10外所有化合物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在此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铁皮石斛水提物、水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及正丁醇萃取物的指纹图谱,并对色谱图中的主要色谱峰进行了指认,指认峰面积分别占总峰面积的44.6%,46.0%和60.8%。研究工作丰富了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并为铁皮石斛药材及产品的质量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丽丽;王聪;潘再法;孙法;;铁皮石斛的裂解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其系统聚类分析[J];色谱;2008年05期
2 王源园;张尊建;李先霞;王兴旺;张蕙;;鼓槌石斛HPLC/UV/MS指纹图谱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6年05期
3 马珠凤;张万峰;;中药化学成分与指纹图谱研究的相关性[J];中国药业;2006年07期
4 刘斌;巩鸿霞;肖学凤;叶贵福;;决明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0年04期
5 张尊建,董海娟,余静;穿心莲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J];中国天然药物;2005年06期
6 张会敏;石俊英;;近五年金银花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6年12期
7 殷放宙;陆兔林;蔡宝昌;郁红礼;王巧晗;李林;;铁皮石斛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J];中草药;2008年03期
8 陈建明;陈彬;陈建真;吕圭源;;不同产地白术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0年05期
9 周颖;方颖;刘焱文;;缬草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08年10期
10 黄喜茹;申朋;;金银花及其制剂指纹图谱的构建解析与质量标准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年10期
11 韩紫岩;牛艳阳;;牛膝的研究概况[J];中国药业;2007年15期
12 郭念欣;李颖春;蔡佳良;姬生国;;不同生长年限的巴戟天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11期
13 陈随清;张峰;王三姓;卢玉兵;潘永峰;;山橿生物特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9年02期
14 李燕;王春兰;王芳菲;董海玲;郭顺星;杨峻山;肖培根;;铁皮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年13期
15 杨一令;来平凡;蒋士鹏;;铁皮石斛的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6 屠国昌;;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海峡药学;2010年02期
17 杨帆;王东升;石任兵;刘洋;;栀子药材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J];中医研究;2008年03期
18 刘洋;石任兵;刘斌;宋文婷;;川芎药材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19 刘洋;石任兵;刘斌;宋文婷;;丹参药材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0 陈晓梅;肖盛元;郭顺星;;铁皮石斛与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比较[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天璇;马长华;王文全;阎永红;李梢;;甘草液相色谱指纹峰的光谱和质谱鉴定[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静;苏强;刘恩荔;高建平;;不同基源、不同地理分布党参HPLC指纹图谱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瑜;谈献和;李伟;崔小兵;陈文霞;徐向彩;;江苏产白花蛇舌草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A];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钦德;沈伟;;中药质量控制标准与中药指纹图谱[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金鑫;李晓波;屠鹏飞;;肉苁蓉指纹图谱的构建[A];中国当代新医药论丛[C];2004年
6 邹浪萍;杨绵本;杨弘;邹苹;申滨;;在白血病患者中应用DNA指纹图的研究[A];第二次全国法医物证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7 邸多隆;邵世俊;马华侨;蒋生祥;;当归挥发油GC指纹图谱研究(Ⅰ)[A];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建华;杨晓飞;;中药薄层指纹图谱发展现状[A];2010全国知名中医院院长暨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养生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刘圣金;狄留庆;毛厌草;;杜仲及盐杜仲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美华;;RAPD指纹图谱在生药鉴定研究中的应用[A];全国中医药研究暨中医药科室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高峰;北洋金花的非生物碱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黄松;独脚金药材质量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涂永勤;藏药扎托巴降血糖有效成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刘育辰;甘草质量评价多指标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不同来源甘草药材鉴别上的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邱楠楠;紫红参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宋艳梅;瓜蒌多元多息指纹图谱的鉴别研究及其品质相关数学模型的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孙沂;心舒口服液的高效毛细管电泳质量控制方法及药效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8 陈德全;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四川主要杂交稻组合农艺性状改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9 苏薇薇;沙田柚指纹图谱特征与其药效学关系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10 王红霞;核桃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的构建[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杨;金菊花化学成分与指纹图谱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2 石玉生;银线草抗肿瘤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戴臻;小叶榕叶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D];广东药学院;2008年
4 王慧;藏药波棱瓜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俞森;大黄HPLC指纹图谱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陈雏;川西高原产沙棘属植物资源及生药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肖波;神农香菊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8 阎婷;金钱草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孙建;川楝子化学成分及炮制质量评价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王付荣;夜交藤化学成分及药材质量评价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拓文娟;复方丹参滴丸有了指纹图谱“画像”[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黄每裕;板蓝根指纹图谱“出世”[N];健康报;2003年
3 黄每裕;板蓝根有了指纹图谱[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记者 白京丽;指纹图谱研究走出象牙塔[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钱忠直谈中药指纹图谱[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黄芳;“指纹图谱”扫除出口障碍[N];广东科技报;2004年
7 佟晓群;劲牌获两项国家专利[N];中国食品报;2011年
8 张灿灿;复方丹参滴丸指纹图谱绘出[N];健康报;2004年
9 张国民;中药指纹图谱对质量控制的意义、作用和实践[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石任兵 刘斌;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的基本技术要求[N];中国医药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