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科学和文学之间
【摘要】:
鲁迅的一生,是与科学相关联的一生,从儿时的百草园出发,到去世前翻译的《药用植物》为止,他一直热爱科学、关注科学,在此过程中,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他繁复深刻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因素,同时,他的科学思想还与文学情怀密切相连,鲁迅主张科学和其他学科并驾齐驱,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性健全,他正是这一主张的实践者,鲁迅先生的关注科学,是他爱国、关注民生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本论文就是承袭了以前研究者的成果,对鲁迅与科学的关系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鲁迅的科学经历,主要分为儿时对自然科学的爱好、南京和日本时期对科学的学习和实践,以及在他弃医从文之后对科学保持的重视这几个重要阶段。
其次,对鲁迅科学思想进行详细阐释,以鲁迅的几篇文言作品为代表,他的科学思想分为以下几点:对科学启蒙作用的重视、科学救国思想、科学立人思想、把科学当做本根、以及科学研究对研究者和研究环境的要求等等重要思想。另外,随着五四时期人们对科学的重视,鲁迅关注科学的时候,把焦点放在了科学对人的精神的改变上,这时候,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武器,是治疗昏乱病的良药,同时科学还是实现立人理想的希望。
再次,对鲁迅作品中的科学因素进行挖掘,鲁迅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医学和科学术语,以及诸多科学因素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这些将在本论文中一一阐述。
最后,分析鲁迅的科学精神和文学情怀之间的重要关系,看科学和文学这两种方式在鲁迅人生中的如何转变,以及鲁迅对这两条道路的选择和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