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Eu~(3+)离子探针特性与稀土掺杂氟氧化物玻璃荧光特性的研究

徐伟  
【摘要】: 本文利用高温固相法分别制备了单掺Eu~(3+),Bi~(3+)/Eu~(3+),Yb~(3+)/Eu~(3+)共掺的硼硅酸盐玻璃和Yb~(3+)/Er~(3+)共掺的氟氧化物玻璃样品。讨论了Bi~(3+)与Eu~(3+)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根据Eu~(3+)离子的发射光谱和Judd-Ofelt理论研究了Bi~(3+)离子的掺入对Eu~(3+)离子周围微观环境的影响,并依据Miyakava-Dexter理论和Eu~(3+)的声子边带谱分析了Bi~(3+)离子对Eu~(3+)离子无辐射跃迁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硼硅酸盐玻璃中Bi~(3+)离子对Eu~(3+)离子有较好的敏化作用,随着Bi~(3+)离子的掺入,Eu~(3+)离子周围的共价性增强,对称性降低,提高了Eu~(3+)离子的电偶极跃迁强度,而Bi~(3+)离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又增加了Eu~(3+)离子无辐射跃迁的几率,使Eu~(3+)离子的荧光强度降低。 其次,根据Eu~(3+)离子在硼硅酸盐玻璃晶体场中的能级劈裂情况和荧光光谱图研究了Yb~(3+)离子的掺入对Eu~(3+)离子所处格位的影响,并定义Eu~(3+)离子~5D_0-~7F_2的电偶极跃迁强度与~5D_0-~7F_1的磁偶极跃迁强度比值为参数R来表征Yb~(3+)离子的掺入对Eu~(3+)离子所处局部环境的影响,探索了Yb~(3+)离子和Eu~(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效应。结果显示,掺入Yb~(3+)离子会使Eu~(3+)离子周围的离子性增强,对称性增加,并且在Yb~(3+)离子掺入后会“诱导”Eu~(3+)离子发生涉及虚能级的跃迁。 最后讨论了退火过程对Yb~(3+)/Er~(3+)共掺氟氧化物玻璃的上转换荧光特性的影响,测量了泵浦光源在不同工作功率和不同温度下的上转换荧光光谱,分析了Yb~(3+)离子和Er~(3+)离子之间能量传递过程,研究了退火前后样品的温度特性,探索了该材料体系在温度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经过退火处理后,样品的上转换荧光强度明显增加;退火前后,Yb~(3+)/Er~(3+)共掺氟氧化物玻璃的523nm、547nm、667nm处的上转换荧光都是双光子过程;经过退火处理的Yb~(3+)/Er~(3+)共掺氟氧化物玻璃最高工作温度823K,并且仍有继续提高的空间,当温度为373K时,其高温传感器灵敏度的值达到最大,约为0.0047K~(-1)。未经过退火处理的样品最高工作温度为803K,在温度为423K时,灵敏度的值达到最大,约为0.0045K~(-1)。本系列样品的高温传感器灵敏度的值比以往报道过的要高许多,说明在制备高温传感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晓波,Sawanobori N,邓志威;氟氧化物玻璃中Yb~(3+)对Er~(3+)的交叉能量弛豫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0年05期
2 陈晓波,张光寅,冯衍,李美仙,毕诗章,聂玉昕,孙寅官;TmYb共掺氟氧化物玻璃的间接上转换敏化发光的研究[J];物理学报;1999年05期
3 何琛娟,陈晓波,陈鸾,孙寅官;Tm~(3+)在氟氧化物玻璃中的光谱性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4 陈晓波,邓志威,陈晓端,郭平,康秀英;ErYb:氟氧化物玻璃在966nm激光激发下的能量“扩散-传递”上转换机制[J];量子电子学报;2000年05期
5 李璠,李样生,胡友根;纳米晶BaMgAl_(10)O_(17):Eu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发光特性[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年06期
6 陈宝玖,周伟,秦伟平,王海宇,鄂书林,许武,黄世华;氟氧化物玻璃材料中Er~(3+)的光谱性质[J];发光学报;2001年01期
7 戴玉杰,张秀利,张建民,尹懿敏,顾业强;钐、铕的氟哌酸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8 赵丽娟,徐晓轩,王鲲,唐莉勤,许京军,张光寅;Er~(3+)/Yb~(3+)共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新的能量传输过程(英文)[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9 王永利,贾疏源,张成江,胡耀飞;雅砻江某电站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3年02期
10 陈玉海;赵风利;张彦青;吕运开;刘保生;;铕-环丙沙星的稀土敏化荧光研究及应用[J];分析试验室;2009年05期
11 薛峰,苏锵;关于磷光体NaMVo_4:Eu~(3+)的光谱性质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12 梅刚华,钟达,谭永芳,朱熙文;极化原子束磁偏转法浓缩Eu同位素[J];科学通报;1996年14期
13 章毛连;王祥科;陈磊;;pH对Eu(Ⅲ)在氧化铝上吸附行为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6期
14 许思超;张约品;夏海平;王金浩;章践立;;掺Er~(3+)的氟氧化物微晶玻璃上转换及近红外光谱性质[J];光学技术;2009年02期
15 陈励权,辛文达,董长发,岳肃俊,张锦;加压离子交换工艺分离纯化放射性同位素钆-153,159的研究[J];辐射防护通讯;1994年04期
16 周正和,Lambiet C,Leenders L;照射Eu_2O_3生产~(153)Gd的实验研究[J];同位素;1989年02期
17 咸德玲;黄可龙;李朝建;;SrAl_(12)O_(19)∶Eu~(2+),Dy~(3+)紫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光谱特性[J];发光学报;2007年03期
18 劳雁妮;杨仕平;;间苯二甲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英文)[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9 陈晓波,陈鸾,赵承易,N. Sawanobori,马辉,宋增福;氟氧化物氟化物五磷酸盐玻璃中Er~(3+)的直接上转换增敏发光的比较[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年01期
20 任国仲;陈宝玖;杨艳民;吕少哲;王晓君;;OH~-对Er掺杂的亚碲酸盐氟氧化物玻璃上转换发光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he persistent energy transfer and effect of oxygen vacancies on red long-persistent phosphorescence phosphors Ca_2SnO_4:Gd~(3+),Eu~(3+)[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he BaMgAl_(10)O_(17):Eu~(2+) phosphor by dual-coating of oxide nano-particles[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3 张素云;林真国;;EU对建筑节能的新要求[A];2007年西南地区暖通空调及热能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平;范桥辉;潘多强;吴王锁;;Eu(Ⅲ)在铁氧化物上的吸附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刘福强;郭治军;吴王锁;;Eu(Ⅲ)在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少飞;叶远虑;郭治军;吴王琐;;磷酸根存在下Eu(Ⅲ)在二氧化硅上的吸附[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鲍志伟;孙瑞雪;陈克正;;Eu~(3+)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荧光特性[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8 刘昇平;范桥辉;潘多强;李平;许君;吴王锁;;Eu(Ⅲ)在北山除碳酸盐土壤上的吸附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田少华;;Eu~(2+)在氯硼酸钙中的发光及浓度猝灭[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10 马文波;翁方轶;时朝璞;陈贵堂;;用于白光LED的新型Eu~(2+)激活的玻璃陶瓷[A];海峡两岸第十七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左成钢;稀土离子掺杂氟氧化物玻璃的制备技术和发光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李艳琴;Eu~(2+)激活的多色长余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尚春宇;电荷迁移激发下Eu~(3+)掺杂发光材料的纳米效应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张凤;Eu~(3+)、Tb~(3+)激活的几种含氧酸盐基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夏云生;介孔金属氧化物MO_x(M=Cr,Fe,Co,Sm,Eu)制备及物化性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6 金叶;Eu~(3+)掺杂的纳米磷酸盐及Sm~(3+)、Eu~(3+)共掺的钼酸盐合成、发光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7 于金影;Eu~(2+),Mn~(2+)共掺杂Sr_(2-x)Ca_xP_2O_7(x=0-2)和Sr_2Mg_3P_4O_(15)发光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8 曲晓飞;长余辉发光材料CdSiO_3:Mn~(2+),RE~(3+)(RE=Sm,Dy,Eu,Tb,Nd,Er,Ho)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骆群;稀土掺杂发光玻璃陶瓷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伟;Eu~(3+)离子探针特性与稀土掺杂氟氧化物玻璃荧光特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程宇琪;稀土(Er~(3+),Eu~(3+),Sm~(3+),Yb~(3+))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发光特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小凤;白光LED用Sr_2SiO_4:Eu~(2+)荧光粉及氟氧化物玻璃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健;不同价态稀土Eu离子激活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郇昌旗;Eu~(3+)掺杂的稀土氧化物纳米颗粒核壳结构的制备和发光性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王燕娇;新型β-二酮-Eu(Ⅲ)荧光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徐利;Yb~(3+)/Er~(3+)/Tm~(3+)/Ho~(3+)共掺氟氧化物玻璃光谱特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程丹;Eu~(2+)掺杂碱土金属卤磷酸盐蓝色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丹;共价嫁接铕Eu(Ⅲ)、钌Ru(Ⅱ)配合物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新格;内嵌Eu、Mn的碱金属磁性超原子的DFT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李梅影;受限欧盟减排机制 中石油“操盘”EU ETS[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2 本报记者 袁雪 万相辛 杨琳桦 李关云 熊敏;EU:暂无任何内部人员流动监控计划 WTO:贸易安全措施不能成为保护主义新借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梅影;EU ETS第三阶段倒计时 “淘碳”前景阴晴不定[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