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其翻译研究

谷春娜  
【摘要】:唐宋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品,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它犹如一颗灿烂翡璀的明珠,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扬光大。借助唐宋诗词向我们描述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唐宋诗词中的每一种颜色都充满了丰富的感情色彩,或是写景或是写人或是抒发感情。纷繁的颜色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唐宋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这种凝练的思想和巧妙构思的结合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境界。尽管翻译界对唐宋诗词翻译有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为止鲜有人对唐宋诗词颜色翻译作以研究。本文依据现代翻译美学的观点和语言学的理论,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诗歌及诗歌翻译的成果,对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颜色意象翻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探讨唐宋诗词的形成,发展和特点,回顾了中西方对意象概念的理论诠释,讨论了意象与文化的关联;分析了唐宋诗词的颜色意象,颜色意象的分类及其翻译,并在大量颜色意象的诗例中对植物,服饰进行描述,最后还研究了颜色意象和诗人的关系;探讨了诗歌的翻译标准及在颜色意象诗歌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和翻译原则。文章强调在遵循诗歌翻译原则上,还要讲究“三美”标准即语义对等,词义选择和审美原则,在此基础上,诗歌颜色意象翻译是可行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诒三;;唐宋诗词所见“向道”释义[J];文学遗产;2010年03期
2 俞浩胜;;唐宋诗词的抒情造境技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3 王艳平;萋萋芳草总多情——唐宋诗词中的芳草意象及其忧患色彩[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秦寰明;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5 谈冰玉;;唐宋诗词中的色彩[J];文史知识;1999年08期
6 户晓辉;唐宋诗词与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7 蒋力余;第二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J];文学遗产;1997年06期
8 莫砺锋;;唐宋诗词的现代解读[J];新湘评论;2009年07期
9 马国强;新词宛转递相传——唐宋诗词散论之三[J];中州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10 陈忻;中国唐宋诗词与日本和歌意境的“实”与“虚”[J];文学评论;2004年01期
11 刘永良;;谈唐宋诗词的借代修辞[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12 秦寰明;;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J];文学评论;1991年05期
13 张德鑫;唐宋诗词中的水(二)[J];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02期
14 张向东;;彩笔昔曾干气象——唐宋诗词绘画美艺术探微[J];荆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15 纪玉洪,呼双双;唐宋诗词中海的审美意象探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6 王维娜;;元剧中的寒食风俗及与唐宋诗词相关描写的承续关系[J];戏曲研究;2007年01期
17 潘定武;;会心处不在远 寻常中蕴艰辛——读《唐宋诗词语词考释》[J];唐都学刊;2009年04期
18 张德鑫;唐宋诗词中的水(一)[J];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01期
19 周少雄;;于无痕处觅典故 水中品“盐”会新意——漫话唐宋诗词名篇的若干出典[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20 林玉山;;评《唐宋诗词常用语词典》[J];书城;199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高愿;耿彦庆;;以题材归类为经、诗家代表为纬辅以其他手段串织学习“唐宋诗词文本”教材——“唐宋诗词探胜”校本内容编选构思设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2 梁雪霞;;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A Case Study of Lingnan Shuixiang[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Customs and Festivals of Guizhou National Minorities and Transl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陳善偉;;香港地區翻譯概況[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郭江涛;刘璐瀛;朱怀球;;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initiation mechanism in metagenomes[A];第四届全国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符晓;;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al Names in Hong Lou Meng:A Comparison of Three Famous English Versions[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7 段袁冰;;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Criteria and Ideological Orientation[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8 蒙晓虹;;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Sentence Pattern Clash in E-C Translation[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9 Alexis Nuselovici;;全球化环境下翻译的伦理与政治功能(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10 郭重哲;;韩国口笔译市场及其演进(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唐宋诗词名花与中国文人精神传统的探索[D];暨南大学;2007年
2 刘卫东;翻译伦理重构之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张晓雪;论翻译中的说服因素:理论溯源与实例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4 郑燕平;论全球背景下语篇翻译的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李虹;《红楼梦》诗词英译移情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彭爱民;忠实于源语文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曹志建;功能主义视角下软性法律外宣文本的翻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Xu Luomai;[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999年
10 何家宁;中国英语学生在汉译英过程中使用词典的实证研究:大学汉英学习词典模式的构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春娜;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其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俊梅;《可以吃的女人》中意象所体现的玛丽安女性意识的觉醒[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晓丹;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其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丹;历史汇流中的现代抉择[D];中南大学;2007年
5 翟其琛;论唐宋诗词对外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梁燕华;唐宋诗词色彩意象及英译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7 刘海奋;德莱塞《美国悲剧》的悲剧意象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红梅;高考唐宋诗词鉴赏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方应该;论中学语文教材中唐宋诗词的教学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熊亭玉;[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木斋;唐宋诗词中的春节——除夕[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莫砺锋;诗,文学中的文学[N];新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匡丽娜;血是红的,奋斗出来的生命是美丽的[N];重庆日报;2009年
4 陈郁飞;玉山启动“映山红”计划[N];上饶日报;2010年
5 陈沫;预约浪漫[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钱兰 实习记者 金美娟;我更推荐大家去读苏东坡[N];泰州日报;2010年
7 钱逊;为经典诵读叫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8 许莹莹;明曲:被复活的思想蓝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刘亚丽;我看《今生今世》[N];西安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紫茵;“小年”自有好光景[N];音乐周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