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研究
【摘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具体实践,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那么,怎样把来自西方的抽象、晦涩的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所认同、理解,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者面前的一项现实课题。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艾思奇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这其中,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楷模和集大成者,他以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用人民大众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理论。力求解决大众关切的现实问题,让大众认同、信仰理论,并使其在中国大众中传播。因此,分析、梳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与蕴涵,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对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极具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约11.5万字,主要由导论、正文、结束语构成:
导论着重介绍论文选题的必要性、研究意义及研究状况,阐明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及行文应遵循的原则。
正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形成条件。先是对大众化进行系统的理论层面解析,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厘清大众化、时代化、中国化等相关概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剖析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形成的主客观条件。第二章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理论渊源及发展历程。探析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主义的理论内容中蕴含的大众化思想取向;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将此取向变成实际行动;以时间为线索考察毛泽东关于大众化理论的发展历程,包括初步探索、基本确立、走向成熟、逐步完善、曲折发展和僵化停滞六个阶段。第三章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主要内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确立、军事战略理论、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理论中,梳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内容。第四章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路径主要有三条:宣传路径、教育路径逐步完善和应用路径。本章沿着这条线索对三条路径进行分析,详细阐释了毛泽东在广大人民曲折发展群众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应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第五章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当代启示。这部分主要探讨毛泽东大众化思想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结束语主要是总结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意义,并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对这一进程作深入探讨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