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折射电光晶体2×4 90°光学桥接器
【摘要】:自由空间相干激光通信具有接收灵敏度高的优点,是实现长距离、大容量、高码率激光通信的主要途径,是未来卫星间通信的主导技术。光学桥接器是相干光通信接收系统的核心器件,对相干通信系统的接收性能起主要作用。本文根据晶体中光波的传播特性和电场对光波偏振方向及相位的影响,提出一种2×4 90°空间光桥接器方案。具体工作如下:1、根据晶体的一次电光效应和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双折射与双反射现象,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折射电光晶体的自由空间型2×4 90°光学桥接器。它由一块相位调制板、一块双折射电光晶体和一块检偏双折射晶体构成,相位调制板是一块电光晶体,根据电光效应获得90°相移,双折射电光晶体利用电光效应控制光波偏振方向,利用双反射原理实现信号光与本振光的分束和耦合,检偏双折射晶体利用双折射原理输出4束90°相移的信号光与本振光的混合光。在该桥接器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进一步集成,将相位调制板和双折射电光晶体集成在一起,使桥接器所需单元器件降为了两块晶体,提高了集成度。该种光学桥接器单元器件少、结构简单紧凑、损耗小,适用于自由空间相干通信系统。2、对基于双折射电光晶体自由空间型2×4 90°光学桥接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双折射电光晶体光轴与界面法线夹角θ的取值范围为(35°,45°)比较合适。讨论了桥接器的输出相位,表明通过调节电光晶体上的电压可以对相位进行补偿,实现90°相移。分析了用λ/4波片进行相位调制的方案,通过转动波片也可以补偿相位,获得90°相移。
|
|
|
|
1 |
丁健生;宋福海;李靖生;高福昌;徐丽桂;凌德洪;;用圆栅云纹技术测量晶体的双折射[J];光电子.激光;1988年06期 |
2 |
贾亚青;朱晓农;;单轴晶体双折射滤光片特性研究[J];激光杂志;2006年01期 |
3 |
张景超;朱艳英;窦红星;魏勇;沈军峰;姚远;;双折射晶体微粒光致旋转受其半径影响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1期 |
4 |
园园;;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棒双折射与生长方向的函数关系[J];激光与红外;1972年01期 |
5 |
史永基;;双折射晶体温度传感器系统[J];光电子.激光;1987年05期 |
6 |
梁志霞,李国华,邵卫东,王霞;双折射滤光片最佳厚度比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0年07期 |
7 |
叶一东,吕百达,蔡邦维,隋展;强激光的时间整形和空间整形———利用双折射透镜组实现激光束的空间整形[J];激光技术;1996年06期 |
8 |
谢民;链路层光纤网络桥接器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通信;1995年02期 |
9 |
周煜;万玲玉;职亚楠;栾竹;孙建锋;刘立人;;相位补偿偏振分光2×4 90°自由空间光学桥接器[J];光学学报;2009年12期 |
10 |
傅鹤岗;桥接器互连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和路由选择[J];计算机应用;1989年S2期 |
11 |
张全;朱珍民;罗海勇;何哲;胡艳萍;;泛在设备互联桥接器设计及实现[J];计算机工程;2011年20期 |
12 |
陈朝平,朱昌,郭芮,高洪尧;一种新的基于双折射晶体的光交叉复用器[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13 |
Craig Downing;;PCI Express桥接——优化PCI的读取性能[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8年09期 |
14 |
葛菁华;陈哲;罗英达;张军;隋展;林宏奂;王建军;邓青华;;适用于单色脉冲光的新型双光楔晶体退偏器[J];应用光学;2010年05期 |
15 |
杨向通;范薇;;利用双折射透镜组实现激光束空间整形[J];光学学报;2006年11期 |
16 |
;XIO2001:PCI Express至PCI转换桥接器[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9年09期 |
17 |
侯培培;周煜;职亚楠;孙建锋;刘立人;;晶体双折射自由空间2×490°光学桥接器[J];光学学报;2010年12期 |
18 |
万玲玉;周煜;刘立人;孙建锋;;电光调制2×490°相移空间光学桥接器[J];光学学报;2012年07期 |
19 |
王康俊,李银妹,楼立人,孙玉芬,刘涛;利用偏振光实现双折射微粒的光致旋转[J];应用激光;2003年05期 |
20 |
;飞利浦展出可实现多种应用的NFC技术[J];电子与电脑;2004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