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瓦房店市水果物流系统优化研究
【摘要】:现代物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借助传统物资流通资源,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整合,实现物资的快速、准确、低成本区域间流动的全过程,可见物流过程是空间过程,需要地域空间上等级合理、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物流节点和网络体系有效支撑。从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来看,发达的现代物流支撑网络体系是确保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科学设立和优化农产品物流节点和网络体系对于促进地区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本研究针对的大连瓦房店市看,瓦房店市水果物流系统存在高级物流节点无法对低级物流节点全覆盖,低级物流节点对消费者的供应不及时现象,极大地限制了当地水果贸易市场的发展。因此,对瓦房店市水果物流系统进行现状评价,找出物流系统和瓦房店当前市情不契合问题的关键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物流系统现存问题进行优化。首先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物流系统的组成、物流节点的现状分析及布局优化等理论资料进行分析,将瓦市水果物流系统分成水果生产下行物流和水果销售上行物流,对两条线路的物流节点分别进行现状评价和布局优化。通过可达性理论、中心地原则和GIS技术确定两条线路各等级物流节点的主要职能以及优化原则。同时收集研究区域内果园面积分布数据、现有物流节点数据、以及交通网络数据等基础数据,完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建立上下行物流线路数据库,通过交通网络数据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交通网络模型,为后续分析评价和布局优化,确定前提条件。然后对水果生产下行物流进行评价及优化,通过对瓦房店市交通网络模型的构建,对当地交通可达性进行评价,运用运用Voronoi图进行市场区划分,利用OD成本矩阵进行水果服务中心的服务可达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利用ArcGIS的位置分配模型,从低到高逐级对物流节点布局优化,得到优化后物流节点的数量以及布局。最后对水果销售上行物流进行现状分析,确定研究区域是大连市,分析不同等级物流节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候选点位置,结合实际确定优化指标,根据中心地理论K=4确定物流节点数量范围,利用位置分配模型对物流节点优化布局。根据研究得出结论需要在瓦房店现有水果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再增加6个三级、1个二级和1个一级水果服务中心。水果销售上行物流需要增加三个三级物流节点和两个二级物流节点。才能满足瓦市水果贸易市场的需求,缓解水果物流资源不均等分配现象,优化后瓦房店市水果物流系统更加完善。本次研究对于瓦房店市水果物流网络优化提出可行的方案,为改善物流节点布局提供了参考,是瓦房店市未来物流规划的有力支撑。技术方法上,丰富了GIS网络分析技术节点体系优化的方法。对于瓦房店水果物流系统分为生产下行物流和销售上行物流两条路线进行研究,这是一种新的研究框架,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地区或者商品的物流体系优化,丰富物流领域系统优化的方法,给研究增加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