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研究
【摘要】: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的必然选择,依法治校是现代学校的必然选择。高校辅导员承载着许多日常管理和处理学生有关问题的工作,这些工作在依法治校背景下能否胜任,考量着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如果辅导员具备较强的法律素质,工作中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提升高校辅导员法律素质应以多元智能评价理论、发展性评价理论、法律意识理论与法律文化理论为指导。高校辅导员应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正确的法治观念、坚定的法律信仰的法律素质。这些法律素质的存在有利于培养学生法律素质、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当前由于辅导员自觉学习法律意识不强、培养法治观念的自觉意识淡薄、法律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学生工作中法律思维运用不够,导致高校辅导员存在着法律知识欠缺、法治观念趋淡、法律信仰弱化、法治思维不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掌握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公民行为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大学生思政教育相关的法规文件来加强辅导员自身法律理论知识学习,通过贯彻依法执教的学生管理理念、争做学法守法的模范践行者、学会用法律方法解决问题来使辅导员养成“法律人”的工作意识,通过参与立法讨论、进行法律监督、旁听司法审判、参与法律问题讨论来拓展辅导员法律实践参与渠道,通过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据制度解决问题、“用事实说话”、重视解决问题的法治思维来培养辅导员法律思维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能力等手段予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