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海洋科技效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贺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国家海洋实力的高低成为衡量国际地位的重要指标。而海洋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海洋科技能力,它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在海洋领域中的国际话语权。沿海地区作为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前沿地区,其海洋科技的纵深发展和海洋资源的的深层次开发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在海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海洋资源储量有限的现实环境下,不仅要加大海洋科技资源的投入,更要注重海洋科技的效率问题。因此,对中国海洋科技的效率进行测度,不仅有助于提高海洋科技成果的溢出效应和解决国内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底下问题,对于中国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国内外海洋科技相关领域研究后,以沿海11省市为研究对象,对沿海省市的海洋科技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度评价。构建中国海洋科技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BM-DEA模型对我国2001-2016年沿海地区海洋科技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核密度、标准椭圆差及GIS空间分析图等分析海洋科技效率及分解指数的时空演化规律。进一步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海洋经济水平、海洋产业结构、专业化程度、教育发展水平、地区开放水平、政府支持度、科技平台对海洋科技效率的动态影响程度。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效率整体呈现上升发展态势。从研究期整体来看,2001-2016年多省均值为0.818,均值最高省份为河北,最低的为福建,但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效率总体差距在逐年缩小。从空间格局变化来看,中国海洋科技效率呈现出以东北-西南为基准的发展格局,整体呈现出集聚变化。(2)从分解指数对比来看,纯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此消彼长,且两者之间的波动性时间节点具有高度吻合性。其中在研究期内,中国海洋科技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61,规模效率均值为0.725。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科技纯技术效率达到相对较高的状态,科技能力成为推动海洋科技效率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规模效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3)从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各因素对海洋科技的冲击趋势和程度均显示出明显的不同。其中,海洋经济水平和海洋产业结构成为影响海洋科技效率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发展水平、专业化程度和科技平台成为主要因素,政府支持度和地区开放水平的影响作用较弱。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仁国;;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福建省海洋科技成果研发效率[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年26期
2 马仁锋;许继琴;庄佩君;;浙江海洋科技能力省际比较及提升路径[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年03期
3 王树文;王琪;;美日英海洋科技政策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海洋经济;2012年05期
4 孙志辉;;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 努力实现海洋科技的大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5期
5 全立梅;王守栋;王素焕;王立全;张向军;禹延;邓倩;;国外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对天津的启示[J];天津科技;2018年12期
6 ;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在青岛举行[J];科技传播;2019年21期
7 陈春;高峰;鲁景亮;陈松丛;;日本海洋科技战略计划与重点研究布局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地球科学进展;2016年12期
8 青岛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课题组;马秀贞;;青岛市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对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9 马仁锋;倪欣欣;周国强;;中国海洋科技研究动态与前瞻[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5年04期
10 殷建平;吴园涛;;新时代中国海洋科技新作为[J];人与生物圈;2020年01期
11 李静;马文阁;;寻找设计的起点——国家海洋科技博物馆[J];商业故事;2018年10期
12 李乃胜;;促进中国海洋科考船队建设的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海洋经济;2016年01期
13 卢秀容;;粤琼两省海洋科技合作模式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年02期
14 ;青岛 中国著名的海洋科技城[J];走向世界;2012年20期
15 孙文盛;;大力发展海洋科技事业 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在全国海洋科技大会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2006年18期
16 程元栋,李开红;非政府组织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06期
17 韩立民,文艳;努力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年06期
18 刘希宋 ,李响 ,曹洪亮;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先导性综合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1期
19 吴克勤;“八五”期间海洋科技成果显著[J];海洋信息;1996年08期
20 易爱军;余开超;陈海燕;赵菲;;“一带一路”倡议下江苏海洋科技国际合作路径及对策研究[J];大陆桥视野;201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史兆光;;海洋科技与未来的伦理之维[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史兆光;;海洋科技与未来的伦理之维[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魏星;姜勇;张永波;王健;田敬云;王继业;;建设山东海洋科技产业聚集示范区的战略研究[A];海洋开发与管理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4 张广海;刘佳;李雪;;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海洋科技政策[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石莉;;美国海洋科技与管理发展[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6 孟凡涛;刘大海;南明星;;加强海洋学术交流建设 促进海洋科技创新[A];科技社团发展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07中国科协年会第十五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倪国江;文艳;;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A];“一带一路”战略与海洋科技创新——中国海洋学会2015年学术论文集[C];2015年
8 于会娟;韩立民;;海洋科技产业的基本内涵及产业特性[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杨瑾;李蕊;;我国海洋科技现状及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A];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王雅男;;加快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推动青岛海洋经济跨越发展[A];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青岛市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1 王健;盖明礼;代仁海;张永波;姜勇;朱绪庆;李彬;;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新型海洋科技智库建设研究[A];海洋开发与管理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12 海洋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2020年中国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C];2004年
13 谭思明;;1997-2001年青岛海洋科技论文统计分析[A];优秀学术论文选[C];2003年
14 倪正茂;;海洋开发初探[A];《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21卷 总第21卷)——上海市法学会海洋法治研究会文集[C];2019年
15 吴肇光;;全面提升福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16 孟凡涛;刘大海;南明星;;加强海洋学术交流建设 促进海洋科技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17 李桂香;陈瑛;;海洋——可持续发展中的海洋科技[A];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向东;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马吉山;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倪国江;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贺;中国海洋科技效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20年
2 樊在虎;浙江省海洋科技体制创新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3年
3 杨晓倩;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4 刘伶俐;广东省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9年
5 张彤彤;广东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D];广东海洋大学;2018年
6 张晓;广东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8年
7 杨明;我国政府海洋科技管理创新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3年
8 刘娟;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科技实力综合测评[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闫桂云;新闻框架理论视野下的《人民日报》(2012-2013)海洋科技报道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10 邰骎;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评价[D];浙江海洋学院;2015年
11 王晓林;青岛市国家海洋科技公园建设与管理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2 高发建;蛟龙海洋科技公园项目财务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3 包乌兰托亚;基于海洋科技产业城的青岛海洋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4 刘彬;海洋科技领域的口译及其译员素质的培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5 李平;沿海省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测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6 胡建廷;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7 叶强;实施海洋人才战略,加强海洋科技人才需求预测——海洋领域人才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8 王瑞芳;新时期我国政府海洋科技管理创新的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3年
19 李莹;基于技术预见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0 赵嘉;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杨洁;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N];中国海洋报;2016年
2 宋学春;青岛向海洋科技要效益[N];人民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钱秀丽;我国海洋科技步入创新发展期[N];中国海洋报;2006年
4 刘家沂;“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三个方面[N];中国海洋报;2006年
5 记者 刘志良;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转变[N];中国船舶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王晶;海洋科技成果为何难以“落地开花”[N];中国海洋报;2012年
7 上海市南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朱嘉骏;努力建设南汇海洋科技强区[N];中国海洋报;2008年
8 孙志辉;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实现海洋科技的大发展[N];中国海洋报;2006年
9 廖洋 郭文波;山东两大战略期待海洋科技新突破[N];科学时报;2011年
10 记者 陆琦;全国海洋科技大会召开[N];科学时报;2011年
11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谢小芳;多项高校海洋科技成果在连落地开花[N];大连日报;2020年
12 记者 曹伟;日照市海洋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N];日照日报;2008年
13 本报记者 冯丽妃 廖洋;勇做海洋科技创新排头兵[N];中国科学报;2020年
14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娉;青岛海地所斩获全国海洋科技特等奖[N];青岛日报;2020年
15 记者 廖洋;中国跻身海洋科技创新强国[N];中国科学报;2018年
16 立风;走向蔚蓝 中国海洋科技破浪前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
17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李勋祥;青岛海洋科技指数全国第一[N];青岛日报;2020年
18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保护生态学研究团队;为海洋科技创新贡献青春力量[N];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年
19 洪鹭燕 佘逸 本报记者 钟瑜;厦门:海洋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N];中国商报;2020年
20 本报记者 兰圣伟;打通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最后1公里”[N];中国海洋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