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其翻译研究

李晓丹  
【摘要】:唐宋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借助于颜色唐宋诗人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唐宋诗词中的每一种颜色都充满了感情,或是写景状物,或是抒发情感。纷繁的颜色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唐宋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颜色意象的艺术表现力在唐宋诗词中达到了顶峰。尽管翻译界对唐诗宋词翻译有一定的成果,但目前为止鲜有人对唐宋诗词的颜色意象及其翻译作以研究。本论文立足中国传统意象理论,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诗歌及诗歌翻译的成果,对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颜色意象的翻译作了探讨。 本文共分五章进行阐述。首先概括介绍了研究范围和研究背景。第二部分回顾了中国和西方传统文论中对意象概念的阐释和论述,研究了意象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第三部分分析了唐宋诗词的颜色意象,颜色意象的分类及其翻译,发现颜色意象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第四部分阐述了不同诗歌翻译学派都认为意象翻译在诗歌翻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讨论了唐宋诗词颜色意象翻译的本质和翻译的困难性并详细介绍了翻译界在处理翻译问题,以目的语或以源语为导向的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并在这两种策略的框架下具体讨论了颜色意象翻译的几种方法,直译原文颜色意象,通过注解保留原文颜色意象,改换颜色意象以及省略原文颜色意象,取舍需根据具体的情境而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方法是有效的,但是为了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以及保留读者的想象空间,译者应尽量以源语为导向,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第五部分结论 总而言之,译者应该尽可能传达颜色意象的表层形式和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并充分信任读者,随着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已经有一定的能力接受带有外来文化印记的各种颜色意象。随着世界人民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文化间的沟通日益深化,不同文化背景下诗歌的颜色意象也越来越被异域读者所接受和欣赏,所以不同语言间诗歌的翻译从某种角度可以实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诒三;;唐宋诗词所见“向道”释义[J];文学遗产;2010年03期
2 俞浩胜;;唐宋诗词的抒情造境技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3 王艳平;萋萋芳草总多情——唐宋诗词中的芳草意象及其忧患色彩[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秦寰明;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5 谈冰玉;;唐宋诗词中的色彩[J];文史知识;1999年08期
6 户晓辉;唐宋诗词与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7 蒋力余;第二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J];文学遗产;1997年06期
8 莫砺锋;;唐宋诗词的现代解读[J];新湘评论;2009年07期
9 马国强;新词宛转递相传——唐宋诗词散论之三[J];中州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10 陈忻;中国唐宋诗词与日本和歌意境的“实”与“虚”[J];文学评论;2004年01期
11 刘永良;;谈唐宋诗词的借代修辞[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12 秦寰明;;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J];文学评论;1991年05期
13 张德鑫;唐宋诗词中的水(二)[J];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02期
14 张向东;;彩笔昔曾干气象——唐宋诗词绘画美艺术探微[J];荆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15 纪玉洪,呼双双;唐宋诗词中海的审美意象探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6 王维娜;;元剧中的寒食风俗及与唐宋诗词相关描写的承续关系[J];戏曲研究;2007年01期
17 潘定武;;会心处不在远 寻常中蕴艰辛——读《唐宋诗词语词考释》[J];唐都学刊;2009年04期
18 许亚琦;;浅析唐宋诗词中“月”的含义[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20期
19 张德鑫;唐宋诗词中的水(一)[J];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01期
20 周少雄;;于无痕处觅典故 水中品“盐”会新意——漫话唐宋诗词名篇的若干出典[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高愿;耿彦庆;;以题材归类为经、诗家代表为纬辅以其他手段串织学习“唐宋诗词文本”教材——“唐宋诗词探胜”校本内容编选构思设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2 莫先武;;当代审美意象理论之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凯;;试论科学技术对茶文化的促进作用[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4 王文斌;;汉英“一量多物”的认知索解[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林玉芝;;“猪”的褒贬色彩及其文化心理成因[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胡佳;;普通法汉词典新增文化义项的参考原则与模式[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许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颜色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余燕;;《涉江》英译研究[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梁述杰;;山西县名水文化探析[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张苏;翟红华;;文化差异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D];新疆大学;2003年
2 童丹;中国古典诗词俄译时的意象转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李海英;朝鲜民族稻草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边静;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5 关金花;蒙古族英雄史诗的结安答母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王莹;唐宋诗词名花与中国文人精神传统的探索[D];暨南大学;2007年
7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D];四川大学;2003年
9 郑国周;弘农杨氏与隋代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辛衍君;唐宋词意象的符号学阐释[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丹;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其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谷春娜;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其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童尚兰;中国古典文学中蝴蝶意象的文化意蕴[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4 姜艳;唐宋诗词的色彩意象及其英译[D];中南大学;2007年
5 江英;中西意象理论比较初论[D];南昌大学;2010年
6 杨光;论《爱药》中意象的象征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翟其琛;论唐宋诗词对外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李月;中国意象理论的历史发展及现代性演进[D];西藏民族学院;2012年
9 梁燕华;唐宋诗词色彩意象及英译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10 贾俊梅;《可以吃的女人》中意象所体现的玛丽安女性意识的觉醒[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木斋;唐宋诗词中的春节——除夕[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张恒瑞;一批有文化含义词汇被注册为商标[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3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莫砺锋;诗,文学中的文学[N];新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俞家骅;用爱的思想设计“爱的语言”[N];中国黄金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匡丽娜;血是红的,奋斗出来的生命是美丽的[N];重庆日报;2009年
6 中山大学教授 王建新;中国崛起的历史文化含义[N];南方日报;2010年
7 陈郁飞;玉山启动“映山红”计划[N];上饶日报;2010年
8 本版编辑陈杰 闻白  ;老字号,怎么给你取“洋名”[N];人民日报;2008年
9 陈沫;预约浪漫[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钱兰 实习记者 金美娟;我更推荐大家去读苏东坡[N];泰州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