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连枣疯病病原鉴定

杨洋  
【摘要】: 植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存在于植物韧皮部筛管细胞中的植物病原微生物。它可引起植物黄化、丛枝、花变叶、矮缩或花器退化等症状,导致粮食、果树、蔬菜、花卉等几百种植物致病。它所引起的病害已遍布世界各地,我国发生也很严重,其危害程度已上升为仅次于真菌、病毒病害的第三大类植物病害。 本研究根据植原体病害的症状学特点,对我国部分省区果树植原体病害进行了病害调查并采样,以基于植原体,16S rRNA,基因设计的通用引物、运用巢式PCR,对其采集到的病样进行了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查明该类病害在果树上的发生现状。对采样中检测出来的大连市枣疯病植原体,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及计算机模拟的RFLP分析,填补了辽宁省大连地区枣疯病病原鉴定的空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基于植原体,16S rRNA,基因设计的通用引物(R16mF2/R16mR1,及R16F2/R16R2)、运用直接及巢式,PCR,对从辽宁、河南、湖北等果树产区采集到的、100,多个疑似植原体病害的样本,进行了分子生物学检测,仅在辽宁省大连市的枣疯病样本中,出现了植原体特异的扩增条带。 2、对大连市发病较严重的营城子区,进行了枣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调查。该区枣疯病平均发病率为,22%、病情指数,8.67。电镜观察感病叶片的病组织超薄切片,在其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发现了典型的植原体细胞。 3、对大连枣疯株系(JWB-DL)的16S rDNA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该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F661582)为1851个核苷酸。将JWB-DL与NCBI中登录的序列进行Blast,序列比对,结果与属于16SrV,的榆树黄化植原体(GenBank登录号为AF189214)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8%),推断JWB-DL应属于同一个组即榆树黄化组(16SrV)。计算机模拟RFLP分析也表明它属于榆树黄化组(16SrV)。将JWB-DL与所属植原体组中的各亚组代表株系进行16S rDNA序列比对,通过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聚类分析,表明JWB-DL,与CLY,,植原体同属于16SrV-B亚组。JWB-DL与其它种JWB相比,部分rRNA操纵子序列有所不同,表明JWB-DL是一个独特种。JWB-DL核糖体蛋白基因rplV-rpsC基因的核酸序列与麻纤维丛枝植原体(GenBank号:EF029093)一致,而不同于其它JWB植原体,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截然不同的Candidatus Phytoplasma ziziphi植原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明;;农六师垦区加工番茄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J];石河子科技;2011年03期
2 高静涛;牛建新;王雪莲;刘娜;叶春秀;张飞;;枣树植原体快速PCR检测体系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11期
3 王海荣;王赵军;;枣疯病的发生与防治[J];陕西林业;2011年03期
4 刘明亮;;枣疯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J];河北林业;2006年05期
5 衡雪梅;乔改梅;王保民;岳志红;;枣疯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2011年16期
6 王艳;陈秀蓉;王引权;林丽;;甘肃省党参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J];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7 张曼;张娅君;李继东;张长征;张典濮;;枣疯病植原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16SrDNA序列分析[J];河南科学;2011年09期
8 李利明;;昆(明)曲(靖)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调查与分析[J];林业建设;2011年03期
9 朱晓清;林彩丽;李志朋;田国忠;宋传生;王合;;北京怀柔区板栗黄化皱缩病害调查[J];中国森林病虫;2011年05期
10 张静春;;不同生物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J];北方水稻;2011年04期
11 于长春;;盆栽观赏枣树的品种及造型要点[J];北京农业;2011年25期
12 刘刚;;河北省又取得一批农药植保类科研成果[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19期
13 康宝雷;;金丝小枣病虫害及其防治[J];河北农业;2010年07期
14 胡长林;;牛妈妈枣栽培技术要点[J];河北果树;2011年02期
15 李新辉;;阿勒泰地区向日葵主要病害防治技术[J];农村科技;2011年07期
16 翟君芳;;“牛妈妈”鲜食枣品种特性观察[J];中国园艺文摘;2011年07期
17 龚鹏博;;枣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18期
18 王晓敏;张燕;龚德勇;;不同播种期续随子主要病害发生情况[J];天津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19 孙永乐;;枣树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20 林北森;杨金广;韦学平;孔凡玉;王凤龙;陈德鑫;;广西百色烟草主要病毒病种类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妮;刘永光;李向东;竺晓平;;山东省枣疯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与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子文;张金歧;王祈楷;徐绍华;;枣疯病原的研究[A];河北省果树学会第七届、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1981年
3 田国忠;温秀军;李永;孙朝晖;赵玉芬;郭晓军;黄钦才;李志清;赵俊芳;;组织培养法繁殖和长期保藏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原植原体不同分离物的比较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C];2003年
4 赵锦;刘孟军;周俊义;;药物滴注治疗枣疯病技术规程[A];第四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宏宇;刘新云;代丽;刘孟军;;枣疯病药物滴注治疗技术要点[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何放亭;武红巾;陈子文;戴群;;几种植物类菌原体(MLOs)的分子检测及其遗传相关性比较[A];“植物病虫害生物学研究进展”——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论文选[C];1995年
7 赵锦;代丽;刘孟军;周俊义;;枣疯病研究现状及其防治[A];第四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齐志诚;;文物保护建筑地基基础病害调查分析实例[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温秀军;郭晓军;孙朝晖;田国忠;李永;;枣树对枣疯病抗性测定及抗病机理初探[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C];2003年
10 于继洲;郭来锁;秦国新;;枣疯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征;农杆菌介导的枣树遗传转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2 赵卫国;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桥的病害分析与受损后承载能力计算[D];长安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洋;大连枣疯病病原鉴定[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海旭;枣疯病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建超;抗枣疯病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4 秦子禹;枣试管微嫁接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5 乔勇;抗枣疯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6 宋蓓;枣cDNA-AFLP技术体系优化及其在抗枣疯病相关基因片段筛选中的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7 薛渝峰;植原体诱导下抗枣疯病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8 申永锋;抗枣疯病相关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9 徐启聪;中国不同地区地不同枣树品种上枣疯植原体的分子鉴定及变异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10 杜绍华;枣疯病病程相关抗性生理指标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明宇;枣疯病冬防效果好[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9年
2 辛宝贵;防治枣疯病的几种方法[N];山西科技报;2000年
3 立影;枣疯病如何防治[N];山西科技报;2003年
4 石家庄行唐县农业局 王书锋;冬季土法治枣疯病[N];河北农民报;2010年
5 刘孟军;极抗枣疯病枣新品种——星光[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6年
6 杨守勇;河北选育成功抗枣疯病枣品种[N];农民日报;2005年
7 张晨虎;枣疯病的发生及防治[N];山西科技报;2006年
8 吕雪松苏励;他为枣树治“癌症”[N];河北日报;2008年
9 河北农业大学 刘孟军;枣疯病的综合治理[N];河北科技报;2008年
10 记者 席晓靖;枣树“癌症”有治了[N];保定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