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汉英对比的“V着”类存在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张鸽  
【摘要】:汉语存在句是用“话题—述题”结构来表示存在,与英语表存在的句式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存在句时常常出现偏误。“V着”类存在句作为存在句的下位句型之一,使用的频率很高,但是目前针对这一句式的研究还相对不足。此外,留学生在使用汉语“V着”类存在句时,出现偏误的频率也很高。因此,本文将汉语“V着”类存在句作为研究对象,从汉英对比、偏误分析、教材考察及教学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一章,着重介绍了汉语“V着”类存在句在本体、汉英对比、偏误和教学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并说明了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 第二章,在对汉语“V着”类存在句和英语存在句进行界定和分类的基础上,以三个平面的理论为依据,分别将二者的A段、B段、C段进行对比,总结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章,利用从语料库中收集到的语料,提取留学生使用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偏误用例,划分偏误类型,并从母语负迁移、教材编排欠佳和教学引导不足三个方面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 第四章,以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四套对外汉语教材为对象,对汉语“V着”类存在句的编排情况进行了考察,分析其编排的优点和缺点。 第五章,在汉英对比、偏误分析和教材考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V着”类存在句的教学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顾志刚;;“是”字存在句——兼析“有”字存在句[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赵美娟;;关于存在句的几个问题[J];英语自学;1999年04期
3 王继元;;谈存在句的使用[J];语数外学习(高考英语);2011年03期
4 宗恒然;存在句中есть的使用规律[J];中国俄语教学;1986年04期
5 曾常年;现代汉语“A满是B”存在句的构成和理解[J];汉语学习;1998年01期
6 宋玉柱;定心谓语存在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03期
7 徐存良;浅谈俄语存在句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语义特征[J];外语教学;1992年03期
8 何乐红,邓巧玉;存在句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J];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李秀;试论现代汉语存在句式[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宋玉柱;;名词谓语存在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11 李岩;俄语存在句及其在汉语中的对应表达手段[J];中国俄语教学;1993年04期
12 冯志纯;试论介宾短语作主语[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年04期
13 高慎贵;;用“有”的存在句试析[J];思维与智慧;1990年02期
14 佟和龙;英汉存在句的对比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15 田文琪;存在句的俄汉对比[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16 张济卿;也谈“Posi.有N”和“Posi.是N”[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17 戴和冰;也谈存在句中的“にある”与“在”“有”的对应关系[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04期
18 张绍杰,于飞;英语存在句信息传递再探索——兼与谷化琳先生商榷[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9 安俊丽;;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存在句的偏误分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0 刘俊莉;;“是”字存在句的表义模式及量类型研究[J];长江学术;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文龙;鞠实儿;;偶然对象的模态逻辑方法[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胡考峰;;浅析L-V-N类存现句的句式语义[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李美霞;;认知功能视野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孙旭东;;现代汉语四种隐现句式的篇章制约因素[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5 张娜娜;;全新视角审视下的主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勤;;句子语义的称名学研究——汉、英、俄语句子对比分析[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通拉嘎;;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邓瑶;;PSC中双音节词语轻重格式的常见偏误分析及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高文成;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英汉存在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刘阳;俄汉简单句命题语义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杨华;俄英句子命题结构的称名学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任雪梅;论俄语的空间范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阿克里·先木西;维吾尔语表语—系动词谓语结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孙志农;词汇意义与构式意义的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张珂;英汉语存现构式的认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吴铮;藏缅语否定范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李挺;语篇视角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鸽;基于汉英对比的“V着”类存在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2 金寒娜(KIM HAN NAH);韩国学生习得汉语“V着”存在句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立梅;存在句时空关系的认知研究与存在句教学[D];新疆大学;2011年
4 王丽娜;试论静态“V着”存在句的主观性[D];山西大学;2010年
5 孟宪华;《醒世姻缘传》存在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政;俄语空间范畴及其在存在句中的运用[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0年
7 侯丹;汉语存在句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樊星;汉英存在句对比及其翻译[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堤千纮;汉语存在句与日语存在句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曹田园;“是/有+(一)个+X”存在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