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矿产品进口潜力测度
【摘要】: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矿产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经济互助性,“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促进沿线国家矿产资源合作具有深刻意义。然而在当今世界,资源发展的大趋势是国际资源由国际化和大型化的企业来控制,因此这对于中国进口沿线国家矿产品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在面临当前如此严峻的形式时,中国迫切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从而来拓展我国与沿线国家矿产品进口贸易水平,进而来保证我国的矿产品进口贸易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丝绸之路”作为用来交流文化和推动贸易的渠道,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在如今,中国提出了建造“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种战略它不仅仅是传承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奇迹,更是在战略上打通了沿线国家的贸易,成为了开拓世界市场的有力支撑。本文首先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品整体贸易现状出发,根据2009年至2015年的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沿线各国矿产品整体贸易现状。其次,本文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来测量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并分析影响中国矿产品进口的因素。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结果表明,中国与沿线地区矿产品进口贸易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出口国人均GDP和人口总量与进口贸易量有负向关系,进口国人均GDP和人口总量与进口贸易量有正向关系,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首都间的距离对贸易水平有显著负向关系,共同边界这个指标则有利于进口贸易。第三,贸易非效率模型结果表明。(1)自由贸易协定是促进进口矿产品贸易的因素,能够抵消进口贸易非效率因素的影响。(2)贸易及运输相关基础设施指数与贸易非效率负相关,对于减小贸易成本来说,海运和交通陆路上的基础设施良好是非常有利的因素。(3)关税、清关时间与贸易非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它是阻碍中国与沿线国家矿产品进口贸易的因素之一,关税和非贸易壁垒是会造成贸易中的交易成本过高。(4)投资自由度与贸易非效率负相关。这说明投资自由度对我国与沿线地区进口矿产品贸易水平是有促进作用的,这将对我国经济转型、,减少贸易摩擦和矛盾做出贡献(5)汇率。汇率与贸易非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表明美元汇率的波动,阻碍了矿产品的贸易量。同时,可以通过进口模型获得贸易效率的估计值,进一步来分析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潜力与拓展空间。最后,本文对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指出加强矿产资源合作,为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并加快推进新的对于抵消贸易非效率的制度合作,逐渐降低关税和各类非关税壁垒。同时我国与沿线国家应共同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从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和官方网站,用以链接和分析各种信息,加强收集、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能力,通过各国的政府和矿业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为矿产品进口贸易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重视国际间的相互合作,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深入加强与各国矿业间的投资和加工贸易间的相关合作,在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各国间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