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审计关系与独立审计制度

赵都敏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审计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现行独立审计制度的思考,众多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本文试图从审计关系出发来研究独立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文章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审计关系与现行独立审计制度;第三部分:审计关系的变化与我们的选择;第四部分:政策建议。 第一部分包括本文的选题动机和文章的组织结构。 第二部分重点分析现行独立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在该部分,首先对审计关系的含义和本文所指的审计制度作以介绍,然后分析了西方主要国家和我国独立审计制度体现的审计关系。本部分的重点是对我国审计制度问题的分析。独立审计制度的问题表现为失实的审计报告,针对导致失实审计报告的原因,有不同的观点,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注册会计师聘用制度的问题,收费制度的问题等等。同样,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政策建议,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注册会计师聘用制度,加强监管,加大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等。本文对相关政策建议逐一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建议并未触及独立审计制度的根源——审计关系。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由现代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不同层次的审计关系。在该部分,首先回顾了审计关系的发展变化,然后分析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下的审计关系: 现代企业内部包含了三层委托代理关系,即:一、经理——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二、董事会——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三、股东大会——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三种不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产生出三种不同的审计关系,即:一、经理作为审计委托人,员工(会计)作为被审计人,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人的审计关系;二、董事会作为审计委托人,经理作为被审计人,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人的审计关系;三、股东大会作为审计委托人,董事会作为被审计人,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人的审计关系。 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以股东大会作为审计委托人的审计关系无疑是建立 内容提要 独立审计制度的基础,现行审计制度也正是如此,但无论是西方国家的股权分 散化还是我国一股独大的现实,都使股东大会流于形式,结果是旨在保护中小 投资者的独立审计失去了意义。从信息理论分析,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上资本 商品的质量说明书,对会计信息的审计就是对资本商品质量的鉴定。当资本市 场的发展使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这一市场上的买方时,维护买方的利益就变成维 护公众的利益(卖方信息的独占使其处于天然的优势),此时,作为公众利益的 代言人,政府应当承担起审计的责任。本文的结论是:改变现行由股东大会充 当审计委托人的审计关系,建立由政府充当委托人或直接充当审计人的审计制 度。 第四部分:本文在该部分试图建立由政府充当审计人的制度。构想是建立 以财务报告抽查制度与财务报告认证制度结合的审计制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姜虹;公司激励机制设计与审计风险控制[J];商业研究;2004年22期
2 白颜珍;;浅谈会计与审计的区别与联系[J];魅力中国;2009年16期
3 孔娟;;重建我国现行审计委托模式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11期
4 李丽萍;;对独立审计关系异化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03期
5 曹瑞兆;;基于审计关系透视审计独立性[J];才智;2010年05期
6 冯均科;论道德性的审计关系模式[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9年10期
7 梅丹;;从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看审计关系的发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年09期
8 王明;吴启高;;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关系的异化与重构——基于审计独立性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1期
9 孔敏;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谈审计关系[J];三明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武丽;;会计信息产权与审计关系异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年11期
11 陈小君;;论审计关系的失衡与重构[J];会计之友(中);2007年03期
12 姜家高;;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下的审计关系[J];辽宁经济;2006年02期
13 孙庆梅;;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问题分析与建议[J];科技资讯;2006年07期
14 陈晓芳;陈艳华;;注册会计师聘任机制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5 李玉平;贾榕泉;李善雨;;论委托人与独立审计关系的变革[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6 黄秋敏;;审计关系的现行模式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年07期
17 李保仓;;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的现状与重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8 杨肃昌;试论人大与国家审计关系的发展与深化[J];人大研究;2003年10期
19 彭毅林;重构新的审计关系[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0 张存彦;刘美远;王胜合;刘宇鹏;;从审计关系、审计服务特征的演化谈审计质量问题[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陆晓晖;;现行政府审计体制下的我国政府审计需求和供给研究——基于公共物品需求与供给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祝遵宏;;审计监督发展的多维观察[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冷晓磊;;会计师事务所在基层民主审计监督建设中开拓业务新领域[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车宣呈;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曲明;政府绩效审计:沿革、框架与展望[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3 李季泽;国家审计法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饶翠华;政府公共权力国家审计监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刘更新;经济责任审计的运行机制及其治理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易玄;不完备审计契约的缔结与履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潘峰;现代风险导向的并购审计风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都敏;审计关系与独立审计制度[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钱崇华;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模式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3 曹妍苇;社会审计委托模式问题的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邹筑臣;审计定价的博弈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高亮英;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分析[D];北京工商大学;2006年
6 庄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不正当竞争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刘瑞娜;我国上市公司民间审计委托模式分析[D];北京工商大学;2006年
8 陈建华;注册会计师审计契约变迁与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戴志燕;从审计关系主体对我国审计收费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10 邓利华;独立审计风险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春雄;监督者向被监督者学习是一种勇气[N];海南日报;2007年
2 王峥;影响CPA审计独立性的四因素[N];财会信报;2006年
3 吴青松;不断提高效率 发挥内审功能[N];中国审计报;2005年
4 张前;公司治理与独立审计的关系分析[N];首都建设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秀东;确保重建资金安全规范有效[N];巴中日报;2009年
6 赵叶 (作者: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警惕审计信息不对称影响证券市场[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陈淑芳;审计委托:设专门机构好[N];中国财经报;2004年
8 王孝贵 赵全顺 谢祥涛;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关系浅析[N];中国审计报;2006年
9 鲁宝樨;浅谈会计师的职业行为[N];科学导报;2006年
10 王晨;从双效到双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