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会语用等效视角透析景点名称英译
【摘要】: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她那丰富、灿烂的文化通过数十个朝代的积淀形成,向全世界展现出不可抗拒的魅力。中国集辽阔的领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绚丽的自然风光及多民族的文化于一体。世界上极少数国家才具有这样优越条件,所有这些都成为中国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财富。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希望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当前,中国的旅游业正以高速发展,但是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成熟,缺乏经验。所以如何把独特的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使中国走向世界是我们对外宣传的重点。本论文作者特别针对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在此文中系统论述了旅游景点英译的理论指导、原则、方法、技巧,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在旅游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因是:第一,旅游景点名称的作用就等同于一个人的名字,起着区别,标记的作用;第二,景点名称的翻译反映当地特有的文化,因此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外国游客是否能够正确理解中国特有的文化;第三,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品质直接决定着景点名胜对游客是否具有吸引力,原因是很多外国游客在来到中国之前只能通过旅游景点宣传资料,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中国风景名胜,而景点名称无疑是他们对风景名胜的最初的和最直接的印象,因此景点名称翻译的好坏势必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
为了满足外国游客的需求,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标牌都有相应的英文翻译,同时又出版了大量英语版或英汉对照版的旅游资料,如旅游宣传册,导游书,旅游杂志等,介绍旅游景点,传播中国文化。然而这些资料鱼龙混杂,情况不容乐观。那些低劣的翻译作品势必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必须立即改善这种状况。中国的多元文化及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对外国游客有极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障碍,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中常常存在种种不规范甚至谬误,导致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难以为国外游客所理解,同时也影响着其对中华胜景的欣赏,影响着中华文明的传播。中国拥有古老灿烂的文化,除了鼓励游客领略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向世界传播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是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重中之重。汉语的旅游景点名称经常蕴涵浓厚的文化气息,不乏经典词句和典故习语。如何在准确把握文字内容的同时,恰到好处的向译文读者传达文化信息成了翻译工作者的难题。本文通过详尽的实例说明如何从语用等效的角度来规范旅游材料中景点名称英译。
根据旅游翻译的特殊功能,本文引用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学理论、奥斯丁的言语“三分说”以及李奇的“语用语言学”及“社交语用学”等语用学理论,并将语用学理论很好的应用于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来论证旅游景点的英译应该以交际为中心,译出最自然、最贴近原著的译文,从而使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