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测算及汇率传递效应研究

唐亚晖  
【摘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人民币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之间出现了多次背离。是什么原因导致汇率与物价这一对反映货币价值的孪生变量背道而驰?这种背离对货币当局的政策制定与实施产生了怎样的冲击?为了解开疑惑,探讨人民币汇率与国内物价之间的长期关系显得非常必要。然而当作者试图沿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脉络去探寻二者的关系时,却发现当前人民币汇率与国内物价之间的关系只是表象上的。人民币汇率失调与物价水平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导致二者出现背离的深层次原因。这种联系体现为汇率低估与通货膨胀并存,而汇率高估与通货紧缩并存。以人民币汇率失调与物价水平变动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更有助于揭示当前汇率与物价走势背离的深层次原因,并能够针对问题所在提出更有效的政策建议。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沿着如下脉络展开研究。 本文共分七章,第1章引言部分交代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等。 第2章评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行为均衡汇率理论等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的理论和测算方法,经过对比分析选择以BEER方法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 第3章根据BEER模型的需要选择劳动生产率等六个基本经济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构建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方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分别以1980~2009年的年度数据及1994~2009年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协整方程进行了估计,并据此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及汇率失调程度。基于年度数据和季度数据的测算结果的对比显示,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即1994~2009年期间,均衡汇率走势及汇率失调程度十分相近。基于年度数据的结果显示1980~1994年间,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较高。1980~1982年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处于低估状态,接下来三年处于高估状态。1986~1994年间实际有效汇率长期处于低估状态。基于季度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测算结果显示自1994年至今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存在着一个总体上升的趋势,原因在于我国人均GDP相对世界人均GDP的比值呈持续上升之势。测算结果表明在观测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交替出现低估与高估的现象,但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长期均衡汇率之间的长期趋势是吻合的,总体上不存在严重的汇率失调。 第4章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以及我国物价水平变动情况。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前,人民币汇率处于高度管制状态,汇率水平与我国经济状况脱节。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汇率变动对我国国内经济及对外经济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随着我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外部需求的变化通过人民币汇率传递对我国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日趋显著。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多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4~1989年、1993~1995年、2003~2008年。1998~2002年我国还出现了长达5年的通货紧缩,2008年下半年受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物价指数持续下降,再次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 第5章对汇率失调与物价水平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分析,以汇率传递理论作为研究我国汇率传递问题的基础,结合汇率的变动分析了汇率传递的机制和汇率失调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机制。 第6章实证分析汇率失调对我国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通过对样本期间人民币汇率失调与国内物价水平变动的考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确的对应关系,即通货膨胀对应汇率低估,通货紧缩对应汇率高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汇率失调是我国物价水平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反过来,我国物价水平变动不是汇率失调的格兰杰原因。我国物价水平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其自身的冲击,汇率失调与我国物价水平变动呈反向。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递是负向的并且是沿着价格链递减的,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程度最高,对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传递程度次之,对消费价格的传递程度最低。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在众多变量中汇率变动对价格的冲击影响力度较弱。汇率传递存在明显的时滞,进口价格传递时滞为5个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与消费价格传递时滞均为6个季度。进一步基于非线性门限误差修正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协整关系。 第7章针对人民币汇率失调与国内物价水平关系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存在的严重失调的状况,近期人民币汇率低估程度只有3.59%,因此,从实际有效汇率角度考虑货币当局无需对人民币汇率实施大幅度调整。而应抓住当前的契机深化汇率制度改革。其次,调整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降低对外依赖程度。将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多地转向国内消费上。最后,加强资本流动监控,严控热钱流出入,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非理性预期,特别要处理好治理通胀与人民币升值之间的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曙光;对人民币汇率调整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02期
2 吴运迪;论人民币汇率的中长期决定和制度安排[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5期
3 魏巍贤;基于贸易方程的人民币汇率研究[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4 刘向华;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0年01期
5 黄元琳;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J];经济评论;2000年06期
6 陈千红,张磊,刘阿男;入世后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7 张晓朴;均衡与失调:1978—1999人民币汇率合理性评估[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8 魏巍贤;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9 蒋万进,阮建弘,王东妮;货币供应量增长适度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2000年第三季度金融运行述评[J];中国金融;2000年11期
10 杨帆;对人民币汇率的几点看法[J];中国统计;2000年09期
11 李格非,吴昌鸿;人民币汇率水平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12 白远;人民币汇率坚挺的喜与忧及应对措施[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3 李芸,云青;人民币汇率稳定性趋势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4 沈水根;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几点思考[J];金融科学;2000年04期
15 陈江生,许亚丹;入世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可能性[J];理论前沿;2000年16期
16 罗士喜;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取向问题[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17 路光前;刍议当前人民币汇率[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18 陈建梁;现阶段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主要依据[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35期
19 ;人民币汇率要放开[J];财经界;2000年07期
20 丛蕾;吕刚;;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取向[J];天津经济;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建立有中国特色人民币汇率理论的一些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2 张永军;;人民币汇率对美国的影响[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3 于荣;朱喜安;;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和互动性特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4 綦刚长;;金融危机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5 王杰秋;;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汇率问题探究[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6 方兴;;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其对策研究[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7 李婧;;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特征、主要问题和对策[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A];2006年冬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8期)[C];2007年
9 初钊鹏;王铮;张焕波;李兵;;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赵京霞;;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汇率走势:稳定下的机制完善[A];国际经贸研究论文集(2003年)[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人民币汇率水平合理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2 谷宇;人民币汇率体制变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3 孙章杰;二元结构与央行最优目标选择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4 马骥;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贸易效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5 罗霄;美国国债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秦培景;人民币汇率、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7 薛永刚;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敏;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失调及其对泛长三角经济圈出口贸易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刘凤娟;人民币汇率、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唐亚晖;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测算及汇率传递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及其差异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尤勤;人民币汇率对价格的传导机制及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刘洪滨;人民币汇率评估基准统计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08年
4 韩虎;人民币汇率决定修正模型及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5 朱珂君;人民币汇率非线性特征及其稳定对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李晓星;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性[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丁小江;人民币汇率均衡、失调以及调整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章虹芳;东南亚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徐万教;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傅君钧;人民币汇率水平合理性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巧宁;人民币汇率波幅会放宽吗?[N];财经时报;2000年
2 ;人民币汇率:世界经济的稳压器[N];财经时报;2004年
3 ;稳定人民币汇率有利中国更有利世界[N];期货日报;2003年
4 吴明;人民币汇率与出口引资[N];上海金融报;2001年
5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钟伟;人民币汇率将成为长期话题[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人民币汇率:被有意夸大的话题[N];上海证券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徐炯 ;欧洲央行行长首谈人民币汇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8 张旭东;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有限浮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缥缈;人民币汇率的“结点”有相当的难度[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0 见习记者 董砚龙;人民币汇率博弈再现波澜 [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