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体系研究
【摘要】:如何解决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困境是国内外一直研究的热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问题显得更加严重。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高外向性的特点,2008年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大幅下降,企业利润减少、内源融资更加困难。此外,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特点,使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外源融资方面显得更加无力,风险投资者及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不再偏好高风险高收益的高新技术产业,反而转向低风险性的传统产业;全球股票市场低迷,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很难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虽然2009年我国专门为高新技术企业启动了创业板市场,但是由于开创时间短、门槛高、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创业板市场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本文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探讨如何解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困境。
本文首先对金融危机、高新技术、融资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通过对影响的分析阐述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困境,并构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解决融资困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结论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应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提高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同时政府要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设立专门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科技银行、完善创业板市场融资机制,同时要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无形资产”特点开创新型的融资渠道以及加强信贷担保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