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以我院内分泌科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选择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5例,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在30-80岁之间。患者在饮食生活规律时,留取24h尿并统计总量,混匀后取l0ml送检测尿白蛋白排泄量(UAE)。禁食10h后于次日晨采静脉血并立即送检,测定胱抑素C(CysC)、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 FP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视黄醇结合蛋白等。利用简化的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C-G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根据所测得的24h尿白蛋白排泄量的结果将患者分为:1、单纯性糖尿病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30 mg) ;2、早期DN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 30~300 mg);3、临床DN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300 mg)。比较各指标在不同蛋白尿水平检出肾功能异常的比例。对不同蛋白尿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CysC,SCr,CCr与eGFR的相关性。以MDRD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将正常蛋白尿组的患者分为eGFR60ml/min/l.73m2和eGFR≥60ml/min/l.73m2组,对两组间血清胱抑素C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eGFR检出肾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CysC,SCr与C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胱抑素C与CCr检出率相当,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二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SCr及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在正常蛋白尿组,CCr及BUN检出率极低。
2、随着尿白蛋白量的增加,eGFR,CCr降低,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的量增加。
3、CysC与eGFR有较好的相关性,r=-0.625,但其相关性不及CCr及SCr。
4、在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30 mg的患者中,eGFR60ml/min/l.73m2的患者的胱抑素C的水平明显高于eGFR≥60ml/min/l.73m2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肾小球滤过率有很好的相关性,且在正常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中即可以提示早期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