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卵泡刺激素与上皮性卵巢癌移植瘤的相关性研究

孙鸽  
【摘要】:【目的】 卵巢癌是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尽管其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仅占3%,但其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卵巢癌在女性56~60岁期间发病率较高,其中上皮性卵巢癌(EOC)约90%。据统计大部分患者常在肿瘤已发展至晚期时才获得诊断,所以尽管在卵巢癌的手术及化学治疗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突破,但是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30%~40%。因此,探讨EOC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以便早期发现并预防EOC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些年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75岁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与美国相比较高,约为23%。随着对卵巢肿瘤的病因学研究的深入,多产、口服避孕药妇女的卵巢癌发病率有所下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实行数十年,多数妇女仅足月妊娠一次,且多以宫内节育器避孕,这一因素可能直接影响女性内分泌调节,从而引起卵巢癌发病率的差异。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长期处于高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环境下,这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存在着联系。 近20年来大量体外研究结果表明,FSH可能与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细胞的迁移、侵袭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均相关,但体内实验的相关报道甚少,既往在体内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 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 LH)对卵巢癌并没有直接的促进增殖作用,但可通过诱导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卵巢癌中VEGF细胞分泌的方式来达到促进卵巢癌增殖的目的,在实验中表现为剂量依赖效应。在体内实验中研究FSH与卵巢癌的关系,了解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预防和治疗卵巢癌的新方法。 【方法】 将低分化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HO8910细胞株以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连续传代,将细胞浓度调整为5×10~8个/L,以0.2 ml/只的剂量分别注射于所有裸鼠皮下。雌性裸鼠15只,周龄为4~6周,体重19~22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FSH组和高剂量FSH组。每天分别给予3个组裸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低剂量FSH 3IU/d、高剂量FSH 10IU/d,连续注射42天。每隔3天观察裸鼠状态,用游标卡尺测量裸鼠皮下肿瘤的增长情况,并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称量裸鼠体重。给药42天后应用摘除裸鼠眼球方法收集裸鼠血液,采集血清,测量裸鼠血液中FSH浓度。乙醚麻醉后取出皮下移植瘤称重,将肿瘤组织切片、染色,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血管形成相关因子、细胞生长刺激因子受体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实验结果以(?)±s表示,使用统计软件SPSS 13.0处理,肿瘤的生长曲线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在FSH给药组裸鼠体内的FSH浓度均升高明显,血药浓度可达绝经后水平。 2.高剂量FSH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体积与质量明显大于生理盐水组及低剂量FSH组裸鼠,低剂量FSH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体积也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裸鼠体重增加无明显差异。 3.FSHR在3组裸鼠移植瘤中均呈阳性表达,其中FSHR表达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高FSH环境下FSHR呈高表达。 4.卵巢上皮癌移植瘤用VEGF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见肿瘤细胞、间质细胞、多核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均表达VEGF。高剂量FSH组中VEGF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低剂量FSH组及生理盐水组,低剂量FSH组VEGF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FSH与卵巢癌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FSH对卵巢癌移植瘤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FSH的浓度改变与FSHR的表达阳性程度相关,呈剂量效应。FSH通过对VEGF阳性表达率的提高来间接促进卵巢癌增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姚润斯;罗新;;第18届FIGO世界妇产科学术会议纪要——卵巢肿瘤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年10期
2 东梅;徐杨;张颐;;NF-κB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辽宁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3 朱芝玲,李大金,黄敏丽;卵巢癌HER-2/neu表达与肿瘤免疫细胞分布关系[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3年05期
4 马瑛;彭芝兰;;上皮性卵巢癌中Maspin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5 高珊;张雪玉;;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与上皮性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宁夏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6 ;卵巢肿瘤[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2年11期
7 ;妇科 恶性肿瘤[J];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妇产科学);2006年04期
8 刘玉珠;张鸢;匡海燕;孔嫦媖;;上皮性卵巢癌组织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的表达[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10期
9 姜丽;吴氢凯;;卵巢癌干细胞相关表面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16期
10 廖虹;董玲玲;周倩;段涛;;促卵泡成熟激素受体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8期
11 蔡冬梅;刘蓉;;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交通医学;2011年03期
12 吴氢凯;罗来敏;吴洪军;陶雯琪;陆洪芬;施达仁;冯洁;;BRCA1蛋白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12期
13 李炜霞;葛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01期
14 燕鑫,陈春玲,张岩,廖秦平;61例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相关临床因素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15 吕艺;;上皮性卵巢癌ki-67基因表达及意义[J];黑龙江医学;2008年01期
16 米爱;;研究证实喝咖啡可抗癌[J];科学大观园;2008年08期
17 俞远京;苏志杰;周智君;马亚东;;东方田鼠卵巢癌模型病理学观察[J];中国兽医学报;2008年09期
18 杨丽娜;;卵巢癌静脉化疗的血管护理[J];山东医药;2008年31期
19 王弋;胡芝;柯晓慧;蒋联萍;;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筛查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特异性蛋白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9年06期
20 黄翠萍;林伟;王翔宇;王蓁;;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PA及uPAR的表达(英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伊胜;张淑兰;;Livi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基因沉默对卵巢癌细胞生长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刘慧迪;闫彦;曹雪峰;温海霞;吕春梅;刘国艺;;雌激素受体GPR30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在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3 邢艳;周祖寅;赖明晞;;hCG对3AO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蔡喆;李艳芳;刘富元;冯艳玲;侯景辉;赵美卿;;上皮性卵巢癌中UPA、PAI-1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哈建利;张泽波;褚启龙;;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其与MVD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6 马瑛;彭芝兰;;上皮性卵巢癌中maspin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卢仁泉;郭林;沈烨红;;HE4作为新肿瘤标志物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8 马荣;隋丽华;陈曦海;刘娟;唐丽萍;;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唐步坚;;复发上皮性卵巢癌的化学药物治疗[A];第七届广西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周慧梅;黄惠芳;潘凌亚;沈铿;吴鸣;杨佳欣;;血清CA125值的变化对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临床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雯;肝再生磷酸酶-3与上皮性卵巢癌转移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拮抗剂的治疗[D];浙江大学;2011年
2 洪淑惠;53BP1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姜桦;上皮性卵巢癌侧群细胞分离、鉴定及其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唐慧娟;网膜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及其促进卵巢癌网膜转移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蔡小兰;CIAPIN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6 李琴华;制瘤素对卵巢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的体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郑靖芳;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及早期诊断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魏增涛;抑癌基因PDCD4抑制人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行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王毓;ATP-柠檬酸裂解酶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陈慧君;三重复合物SOS1/EPS8/ABI1的完整性决定卵巢癌细胞的转移能力[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鸽;卵泡刺激素与上皮性卵巢癌移植瘤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淑丽;联合检测血清及尿液中Bcl-2与血清CA125水平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D];郑州大学;2010年
3 吴健;IL-6诱导卵巢癌细胞化疗耐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宋继文;Raf激酶抑制蛋白影响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路晓琳;PI3K/Akt/NF-κB介导的FSH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增殖与侵袭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6 王雪娟;KISS-1及骨桥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辛亚兰;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SMRP及IL-17联合检测在上皮性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D];兰州大学;2011年
8 徐华平;5-Aza-CdR对卵巢癌细胞生长及RASSF1A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周洁晶;STC1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及药物TSA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10 梁冰;电离辐射对卵巢癌耐药细胞自噬影响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段文利;卵巢癌铂类耐药标记蛋白被找到[N];健康报;2010年
2 晓明;美研究发现应对耐药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邰举;精液能够杀死卵巢癌细胞[N];科技日报;2003年
4 邰 举;韩国医学专家发现精液能够杀死卵巢癌细胞[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刘民;更多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可预防卵巢癌[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张中桥;卵巢癌诊治新进展[N];大众卫生报;2000年
7 王建;卵巢癌难治原因和有效疗法被发现[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8 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供稿;蛋白质组学:为癌症早期诊断带来希望[N];医药经济报;2003年
9 尤志军;几种有希望的妇科肿瘤疫苗[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10 张中桥;卵巢癌与抑癌基因缺失相关[N];健康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