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辛伐他汀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及脑干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鹿明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基底动脉的改变和脑干Akt/p-Akt蛋白的变化及应用辛伐他汀的影响,探讨SAH后迟发型脑血管痉挛及脑损伤的发生机制。 方法: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和SAH+Simvastatin组共3组。静脉注入20%乌拉坦(按1g/kg体重)进行麻醉,麻醉后兔取侧卧位,颅颈交界处备皮并且消毒,然后用无菌7号头皮针经皮直接穿刺枕大池,见有脑脊液流出后为穿刺成功,第一次注入2ml自体动脉血,第二次注入1.5ml自体动脉血,每次注血时间间隔为2分钟。注血后兔仰卧位15分钟。整个过程保持自主呼吸,未行气管插管。SAH+Simvastatin治疗组兔在第一次注血后经口灌注Simvastatin (5mg/kg),以后每天常规饲养的同时经口灌注Simvastatni (5mg/kg)一次,直至处死。通过观察兔的运动功能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分级,并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改变;HE染色法观察脑基底动脉的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干中中Akt、p-Akt、Bax、Bcl-2、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Sham组相比,SAH组出现明显神经功能损伤,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明显增高,脑基底动脉中层平滑肌明显增厚;p-Akt蛋白表达明显下降;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应用辛伐他汀后可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并升高脑干中p-Akt蛋白表达,降低Bax/Bcl-2比值和降低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 结论: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发生了脑血管痉挛,并发生了脑损伤,AKt介导的磷酸化水平下调参与了SAH引起的脑损伤,辛伐他汀通过促进Akt的磷酸化激活、下调Bax/Bcl-2比值及抑制caspase-3的活化起到一定的缓解SAH后CVS及对抗所引起的脑损伤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敏;;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4期
2 刘辉;叶达林;陈朝阳;段军超;;低场强磁共振成像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J];临床医学;2011年08期
3 邵春香;郭晖;张弘娟;成红学;;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36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9期
4 冯宜霞;;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防再出血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2期
5 李波;徐世成;杨明正;汪毅宏;;17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9期
6 孙丽敏;佐炳会;赵溶冰;汪丽静;;儿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特点[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20期
7 陈兵;;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8期
8 孙建奎;吴贵锋;屈宝华;;5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2期
9 黄达;龚进红;吴国燕;;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再出血的临床护理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8期
10 史建国;董亚南;高军;杜斌;彭洪海;孟雷;;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镁离子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监测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7期
11 宋彦;;椎动脉夹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3期
12 周业旺;郑金瓯;;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2期
13 翟嘉宾;;前列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9期
14 成志芬;;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2期
15 杨爱梅;;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心综合症心电图改变报告[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4期
16 但德胜;薛敬明;程礼丽;陈煜礼;;硫酸镁与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3期
17 谷志龙;杨福义;杨卫东;张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与S100b基因表达的相关性[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年03期
18 彭华;唐晓平;张涛;唐文国;漆建;罗仁国;李舜;段军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诊治[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9 白卫星;薛绛宇;赵同源;李天晓;;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干预颅内动脉瘤的时机探讨[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1年03期
20 田艳霞;李冉;刘桦;王凯杰;洪铭岩;王焕;高俊玲;;辛伐他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海马TNF-α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冰;;反复发作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对策[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庄景甫;;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预后的因素[A];华东地区第二次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3年
3 吴大鸿;吴立新;;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万金中;;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循环动力学参数的影响[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首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程菊云;;16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吕发金;谢鹏;罗天友;何怡红;张志伟;孙晓川;牟君;方维东;;数字减影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7 莫丽冬;黄慧玲;李鸣华;王辰;范维佳;;亚低温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组织间液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晓梅;陈英娜;;复方羊角胶囊加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刘平立;;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损伤程度评定及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马云;;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朝晖;自噬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李志清;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响;CT灌注技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缺血病变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凯杰;依达拉奉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ERK1/2调控海马神经元凋亡及VEGF介导脑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5 李德生;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6 陈笛;藁苯内酯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7 施贤清;枕大池注入利多卡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保护作用[D];四川大学;2006年
8 于涛;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祝源;颅内动脉瘤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测因子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世波;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及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脑微循环调节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鹿明;辛伐他汀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及脑干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嘉炜;葛根素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钱心炜;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额叶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的表达及尼莫地平的神经保护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4 雷波;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皮质中VDAC1的表达与早期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伍伟俊;eNOS基因转染兔脑动脉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陈刚;脑动静脉循环时间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临床应用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0年
7 王芃;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血管痉挛[D];吉林大学;2005年
8 谢丽华;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系统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陈芬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经鼻给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张建忠;NF-κB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基底动脉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关系[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晓峰 王慧颖 记者 韩雪;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获突破[N];黑龙江日报;2011年
2 衣晓峰 王慧颖;我国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获重要进展[N];黑龙江经济报;2011年
3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余剑波;“霹雳样”头痛,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麦迪信;皮肤测试 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赵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6 樊哲江;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治疗防复发[N];大众卫生报;2003年
7 王惠英 臧海玉;精神异常者要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龚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9 程伟进;为何手脚灵便也中风?[N];大众卫生报;2003年
10 白毅;用AR值比用瘤体大小衡量破裂风险更有意义[N];中国医药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