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原发性肝癌肿瘤位置对手术切除的影响及手术方式的临床分析

于里涵  
【摘要】:原发性肝癌指发生于肝脏实质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以下简称肝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世界肿瘤致死病因中居第四位,且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肝癌常伴有多种局部及全身症状,患者预后差。时至今日,对肝癌的治疗已形成了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多种其他治疗方法如肝动脉化疗栓塞、无水酒精注射、射频热凝固、微波治疗、氩氦刀冷冻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而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治疗手段。 研究表明肝切除手术中出血量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术后残余肝脏细胞再生的重要因素。如何在不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避免肝内血行转移的同时有效控制术中出血,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肝功能恢复及肝细胞再生是目前肝脏外科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血流阻断技术是以肝脏的血管解剖为基础,选择性的控制入肝血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中断面出血。如第一肝门血流阻断法、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等。但因肝脏血量丰富、血管分支复杂、组织脆弱,阻断门静脉及肝动脉入肝血流后,术中仍有出血发生,影响患者恢复。本文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不同肝叶手术及不同血流阻断方式对手术进程及术后短期恢复情况的影响,为术中选择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准备提供参考。 目的:回顾性研究肝癌切除术中肿瘤发生部位及血流阻断方式对手术进程和术后恢复的影响,为术中选择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准备提供参考。 方法:对吉林大学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从2008年8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并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回报符合原发性肝癌的5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左半肝组(n=20)和右半肝组(n=33)。以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3、7天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及胆碱酯酶情况为参考指标,分别比较不同血流阻断方法及肿瘤所在半肝位置不同对手术及术后的影响。数据结果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不同组间,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术前Child-Pugh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术中应用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左半肝组与右半肝组间术后第3天、第7天总胆红素存在差异(p0.05);应用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右半肝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左半肝组明显延长(p0.05);应用局部血流阻断法,右半肝组输血量较大(p0.05),两组间术后第7天总胆红素存在差异(p0.05)。左半肝组右半肝组间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在局部肝血流阻断法、第一肝门血流阻断法和半肝血流阻断法三种阻断方式的对比中,肿瘤位于右半肝时手术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直径、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周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总胆红素、胆碱酯酶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位于不同半肝的原发性肝癌在肝切除手术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方面存在差异:肿瘤位于右半肝,应用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行手术切除时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应用局部血流阻断输血量大,右半肝术后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左半肝;应用第一肝门血流阻断,术后总胆红素水品可能存在差异。在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患者一般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术中根据实际解剖关系、肿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手术切除都是安全的,不同的血管阻断方法对手术及术后短期恢复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渊;;幼儿型原发性肝癌——附手术切除成功1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78年03期
2 傅佳林;杨仲达;莫荣枢;杨馥玲;蒋佩青;;原发性肝癌合并低血糖昏迷(附15例报告)[J];江西医学院学报;1978年Z1期
3 陈积圣;何贵义;;同种原位肝移植与原发性肝癌(综述)[J];泸州医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4 王淑楷;陈玉丽;倪秀珠;黄宝玉;罗周荣;;59例原发性肝癌的特殊临床表现[J];福建医药杂志;1984年05期
5 崔生达;妊娠期巨大原发性肝癌一例报告[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7年Z1期
6 裘进富;梁浩;;“柏——查二氏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癌骨转移一例报告[J];吉林医学;1987年03期
7 赵德钧;陈志斌;赵华山;刘萍;张祥惠;余大厚;;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J];肿瘤防治研究;1987年01期
8 孟广典,李会荣,沙永慧;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20例初步体会[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89年04期
9 刘蕾;;口服避孕药与原发性肝癌[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9年04期
10 刘广基;马建生;李文斌;;青少年原发性肝癌误诊3例[J];宁夏医学杂志;1989年06期
11 郑文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探讨(129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91年01期
12 胡勤勇;厉立功;;原发性肝癌三个多发家系调查分析[J];肿瘤学杂志;1991年04期
13 杨秉辉;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93年04期
14 姜希林;何宝蝉;侯南平;周宝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86例临床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15 俞顺章,陈文,李景,金铁华;上海南汇县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的定群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5年01期
16 肖立森,朱为民;榄香烯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总结[J];中国肿瘤临床;1996年10期
17 郭予涛,李廷坚,白伟亮;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65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年01期
18 王骏;原发性肝癌为何要综合治疗[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9年07期
19 葛向华!050082石家庄,王法印!050082石家庄;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原发性肝癌发病中的作用[J];临床内科杂志;2000年01期
20 李仁廷;原发性肝癌1例治验[J];四川中医;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惠;刘付玉荣;;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142例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吴春燕;郭晓钟;崔忠敏;李宏宇;赵佳钧;王迪;任丽楠;;AFU、AFP、GGT、ALP和AST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3 邵梦扬;杨学峰;;癥积消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王洪;张波;;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研究[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罗小平;;原发性肝癌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及临床价值:附38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6 陈耀庭;许林锋;任强;马海清;张靖;周经兴;骆江红;陆佩霞;谭绮云;;CT引导经皮微波凝固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7 彭志英;黄亨建;郭丹;李一松;吕瑞雪;安振梅;;Cystatin C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表达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耿坚;姚明荣;詹松华;王辉;;中药辨证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观察[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范卫君;张亮;欧阳育树;王立刚;;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价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随访研究[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包剑锋;;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肝病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彦达;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2 高姗;上海市区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文洁;终末期肝病模型与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4 朱丽娴;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梁嵘;高尔基体糖蛋白73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6 田丽媛;原发性肝癌实验检测及相关辅助诊断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7 许飞;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联合调强放疗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8 李玉春;MicroRNA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遗传易感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王娜;江苏省海门市原发性肝癌时间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队列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隋国德;原发性肝癌发生与ras基因突变及法呢基转移酶过量表达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里涵;原发性肝癌肿瘤位置对手术切除的影响及手术方式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徐海燕;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治疗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业飞;大体肿瘤体积评估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预后的价值[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丁海;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抑癌基因nm2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01年
5 吴凤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耳穴规律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何颖;177例40岁以下原发性肝癌合并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李清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翔宇;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9 黄爱春;HLA-DRB1*14及*15等位基因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10 罗双艳;HLA-DRB1*7及*13等位基因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驻京记者 王丹;《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发布[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胡继雄;隐匿杀手原发性肝癌[N];大众卫生报;2003年
3 日升;拜耳支持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疗推广项目[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冯大夫;原发性肝癌的特点及诊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 教授 罗学宏;以肝破裂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肝癌[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忠文;治原发性肝癌验方[N];民族医药报;2001年
7 王建中;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与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李宏欣;原发性肝癌的微波原位灭活治疗[N];镇江日报;2008年
9 曾运红 谭卫仙;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徐光星;何任治疗原发性肝癌学术思想探究[N];中国医药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