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形线切齿法加工准双曲面齿轮研究
【摘要】:准双曲面齿轮用于传递空间相错轴的运动和动力,多用于汽车后桥的减速传动,同时也在工程机械、船舶和飞行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其几何关系与螺旋锥齿轮有相似之处,目前生产中常用的螺旋锥齿轮加工方法和切齿机床可以在计算和调整后用于加工准双曲面齿轮,并逐渐形成了以Gleason公司所采用的面铣削法和面滚切法为代表的齿轮加工体系。但是,上述两种方法加工的螺旋锥齿轮并不是理想的球面渐开线齿形,因此加工的齿面存在理论误差,瞬时速比不恒定,同时也造成齿面修形与机床调整复杂、设计制造周期较长、非同批加工的齿轮之间无法互换等问题,因此需要对机床参数和刀具进行不断地修正和改进,以减小这种误差的影响。
产形线切齿法是基于渐开线和圆锥螺旋渐开面的生成原理提出的一种新型齿轮加工方法,该方法加工的螺旋锥齿轮齿形为理想的球面渐开线,具有瞬时速比恒定、非同批加工齿轮可以互换等优点,且机床结构相对简单,加工效率较高,易于实现齿面的接触区控制。
为扩大产形线切齿法的适用范围,使该方法的诸多优点在更大范内得到发挥,本文对产形线切齿法加工准双曲面齿轮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准双曲面齿轮的基本几何,在目前常用的描述准双曲面齿轮的几何关系基础上,构造了产形线切齿法所必需的基圆锥与基平面,提出了小轮与大轮产形线的几何关系与运动关系,推导了与基锥相关的几何参数的求解公式,从而建立了产形线切齿法加工准双曲面齿轮的基本原理。
根据该原理加工生成齿面的过程,本文建立了描述齿面的数学模型,利用空间啮合理论论证了该方法加工的一对准双曲面齿轮齿面能够进行正确的点接触啮合传动,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已知大轮产形线形状为直线和圆弧线的情况下,加工大、小齿轮各齿面产形线的数学模型。
为了研究准双曲面齿轮各齿面的切齿加工方案,本文根据产形线切齿法加工螺旋锥齿轮的齿面切削加工原理,分别阐述了产形线为直线、圆弧线以及平面一般曲线的情况下齿面切削区的确定和避免发生过切的手段,并将之推广到准双曲面齿轮,提出了准双曲面齿轮小轮和大轮各齿面的切削区确定方法以及各齿面的切齿加工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加工各齿面所需要的机床运动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和汇总,提出基于产形线切齿法的用于加工螺旋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通用型6轴3联动数控机床的结构和运动方案。
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一对已知设计参数的Gleason准双曲面齿轮,本文实例计算了各基锥参数和各齿面的切削区,并分别在设定大轮产形线为直线或圆弧线的情况下,计算了小轮和大轮各齿面的产形线方程。采用Matlab在直角坐标系内绘制了各条理论产形线以观察其形状,由于小轮的理论产形线近似于直线或圆弧线,故本文提出了产形线的代用方法并建立了代用误差的评价方法,以便采用产形线为直线或圆弧线的切齿原理和机床加工小轮齿面以提高切齿效率。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产形线代用方法能够将代用误差控制在齿面弹性变形的范围内,从而表明其可行性。
对于以圆弧线代用的小轮产形线,直接计算而来的代用圆弧半径通常不是整数,不利于机床刀具系列化以简化机床配置,故本文提出了对代用产形线半径进行圆整优化的方法。对于小轮产形线采用圆弧线代用,特别是小轮左、右齿面均采用圆弧线代用的情况下,分析齿面预设几何参数的变化对各代用产形线半径的影响,采用曲面拟合及插值求解的方法实现产形线半径的圆整优化。从实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能够将优化后的代用产形线半径残差控制在0.1%以内,且仍可根据需要作进一步的优化,从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使产形线切齿法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展到通常不探讨齿形概念的准双曲面齿轮,为加工机床的研制和进一步计划开展的切齿实验积累了重要的研究资料,同时也为产形线切齿法加工其它类型的齿轮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纵观全文,本论文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目前常用的准双曲面齿轮几何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锥和基平面,并确定了小轮和大轮产形线间的平面共轭关系,从而使采用产形线切齿法加工准双曲面齿轮成为可能,并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要素。
2.提出了采用产形线切齿法加工螺旋锥齿轮的原理加工准双曲面齿轮各齿面。由于产形线切齿法在螺旋锥齿轮的加工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更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将准双曲面齿轮齿面转化为螺旋锥齿轮的加工方法有利于问题的简化和避免重复研究。
3.提出了产形线代用方法和代用产形线优化方法。产形线代用的提出可以避免使小轮齿面按照产形线为一般曲线的切齿方案进行加工,有利于发挥产形线切齿法的优势;代用产形线圆整优化方法的提出使得在进一步机床研制过程中系列化圆弧刃刀具半径成为了可能,有利于简化刀具设计和机床配置。
|
|
|
|
1 |
熊矢;准双曲面齿轮刮削的计算[J];机械传动;2002年01期 |
2 |
熊矢;准双曲面齿轮刮削的计算[J];现代制造工程;2002年04期 |
3 |
邵正宇,丁卫东,鞠远萍;考虑噪声的准双曲面齿轮优化设计[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4 |
杨健;牟州堂;;准双曲面齿轮仿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08期 |
5 |
方宗德
,杨宏斌
,邓效忠
,周彦伟;HFT准双曲面齿轮的齿根过渡曲面和干涉、根切检验[J];机械传动;2002年01期 |
6 |
贾育秦,王培霞,徐荣;准双曲面齿轮刀具CAD图形处理技术[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7 |
程立家;;格里森640号CNC准双曲面齿轮铣齿机的设计性能分析[J];机械;1993年06期 |
8 |
邹勤彰;无刀倾简单双面法加工准双曲面齿轮[J];汽车技术;1981年07期 |
9 |
唐大放,张永忠;弧齿准双曲面齿轮加工工艺对策的研究分析[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3年12期 |
10 |
熊越东,王太勇,刘富凯,路世忠,郭晓军;准双曲面齿轮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5年07期 |
11 |
张洪飚,郑昌启;Gleason准双曲面齿轮螺旋成形法切齿计算原理(下)[J];汽车技术;1982年09期 |
12 |
杨洪成,秦大同,刘恒学;基于坐标测量的准双曲面齿轮齿形精度控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
13 |
唐大放,张永忠,孙智;振动压路机驱动桥齿轮的失效分析[J];金属热处理;2003年11期 |
14 |
张华;邓效忠;徐增军;;二轴数控螺旋锥齿轮铣齿机变性法铣齿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08期 |
15 |
张胜成;;气动捆扎机齿轮减速装置[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2年08期 |
16 |
熊矢;准双曲面齿轮小轮刀盘刀尖半径的精确计算[J];机械;2000年S1期 |
17 |
胡莲君;宋弘;;弧齿准双曲面齿轮CAD集成系统开发[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8 |
张金良;方宗德;杨建军;邓效忠;;准双曲面齿轮的小轮粗切过切检验[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07期 |
19 |
王小林;陈国强;魏锋;谢刚;;准双曲面齿轮接触斑点的图像处理方法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20 |
王建华;陈拂晓;邓效忠;高振山;郭俊卿;;准双曲面齿轮制造技术[J];锻压技术;201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