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和药物释放方面的应用
【摘要】: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兼具介孔材料的性质和纳米材料的性质,这使得其在催化、纳米反应器、药物缓释、化学传感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科学家们对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
本学位论文研究了通过后嫁接和共沉淀的方法合成出一系列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其在催化和药物缓释方面的应用。本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研究背景和现状,重点介绍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第二章讨论通过后嫁接法合成含有不同金属离子的金属配合物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且研究了这些纳米催化剂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效果,这些催化剂都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而且这些催化剂在重复使用三次后的催化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第三章介绍通过嫁接的方法合成不同尺寸的金属钴配合物功能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且研究了催化剂载体的不同尺寸对催化1,3-丁二烯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载体尺寸对纳米催化剂的活性和聚合物的分子量都有影响。第四章介绍了通过浸渍和后嫁接两种方法合成出一种新颖的具有荧光性质的纳米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可以催化异戊二烯聚合,从而得到一种具有荧光性质的聚合物/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这种复合纳米材料的荧光性质与纳米催化剂的荧光性质相同。第五章介绍通过共沉淀的方法合成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且研究了以它们为载体担载和缓释药物布洛芬,其中粒子中的Ca~(2+)离子在药物担载和缓释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
|
|
1 |
庞雪蕾,唐芳琼;利用廉价硅酸盐为硅源合成介孔SiO_2球[J];化学通报;2005年02期 |
2 |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基础研究和医学应用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1年01期 |
3 |
张书政,龚克成;杂化介孔二氧化硅合成中甲醇产物对结构规整度的影响(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2005年04期 |
4 |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膜的制备及抗生素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J];化工环保;2008年03期 |
5 |
盛凤军;林保平;;PICA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研究[J];化工时刊;2007年10期 |
6 |
冯乙巳,张立德;介孔二氧化硅干凝胶和气凝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03年06期 |
7 |
李苑,杨骏,唐渝,张渊明,白亮,相宏伟,李永旺;介孔分子筛MSU-1的合成[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3年05期 |
8 |
张书政;刘静静;李勇;龚克成;曾幸荣;;杂化介孔二氧化硅陈化过程中结构的演变及其SAXS表征[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6年01期 |
9 |
焦剑;张佳赟;;环氧树脂/介孔SiO_2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J];中国塑料;2008年09期 |
10 |
刘峰;严诚;高原冀;肖建华;李程;胡军;刘洪来;;支化共轭齐聚物/介孔二氧化硅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猝灭性能[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1 |
钱家盛,王旭华,章于川;介孔材料的制备及表征[J];中国粉体技术;2005年01期 |
12 |
金效齐;邵世壮;王海艳;张恒彬;史克英;;四硝基取代酞菁铜/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合成及表征[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
13 |
赵娜;魏坤;陈晓峰;李像;郭武生;舒丽君;吴远;曾晓峰;;聚乙二醇-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合成及表征[J];硅酸盐通报;2010年01期 |
14 |
张剑波;杨宇翔;郑九丽;袁宏明;曹磊;陈诚;;阳离子和两性混合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三维六方介孔二氧化硅(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9期 |
15 |
李苑,杨骏,唐渝,白亮,相宏伟,李永旺;强酸性条件下介孔分子筛MSU-1的合成[J];石油化工;2003年08期 |
16 |
党文修;李晶;亓贯林;韩书华;侯万国;;利用助溶剂甲酰胺合成棒状介孔二氧化硅[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7 |
杨涛;周从山;晁自胜;;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8 |
包健;沈悦;胡古今;陈鑫;戴宁;;硒化锌量子点的热解组装及光学性质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8年06期 |
19 |
胡延臣;王彦竹;王思玲;;纳米多孔二氧化硅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
20 |
储彬;王润伟;沈启慧;陈璐;万利丰;朱广山;裘式纶;;立方规则孔道结构含锆介孔氧化硅的合成与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