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结构光纤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光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1550nm波长的低损耗单模光纤的诞生,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技术已经成为通信及传感领域的最热门研究技术,特别是光纤传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勘探开采和生物医学等领域。这类器件不仅具有高探测灵敏度而且可实现高温、高湿及高电磁辐射等苛刻环境条件长期工作。光纤传感器相对于电类传感的另一优势是可用于分布式传感,这种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锥形光纤尺寸小、制备工艺简单,对温度、压力、折射率等具有超高的灵敏度,不仅广泛应用于医学、近场光学显微镜以及光孤子通信,而且还可以作为高效传感元件,其特性及其应用愈来愈受到重视。本论文对锥结构光纤传感器的制备、传感特性以及应用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利用电弧放电熔融拉锥技术,制作了一种紧凑新颖的光纤模式干涉仪传感探头。干涉仪的尺寸可以通过电弧放电电流的大小、熔融拉锥时间,以及熔接机电机的移动速度来控制,实验制作出最小有效传感区域长度仅为约310微米,并证实这种反射型干涉仪的反射光谱依赖于光纤探头的尺寸和形貌。
反射型光纤锥模式干涉仪还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和机械稳定性,我们利用不同干涉衰减峰对环境微扰的不同响应,实现了在温度高达1000℃的苛刻环境中横向负载和高温的同时测量。
2.采用偏芯熔接法制备了基于双J型细纤芯锥结构的光纤马赫增德尔干涉仪(DJTC),测试了其对温度和环境折射率反映特性,并利用这种结构实现了温度和折射率同时传感。
同时,对于此种结构,理论上详细的分析了其工作机制以及双参数传感的可行性,并在实验上获得了和理论一致的实验数据,给出了温度和折射率同时传感的传输矩阵。
3.理论上,详细阐述和分析了电光探测技术和逆压电效应增强电压灵敏度的原理。实验上,摸索了ZnO多晶薄膜的磁控溅射生长条件,并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出基于ZnO薄膜的锥形光纤电场传感器。利用其较大的压电性能,提高了其在电光探测中的电压灵敏度,特别是在逆压电共振频率附近,提高电压灵敏度两个量级以上。
|
|
|
|
1 |
边一;;光纤传感器稳定增长[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89年05期 |
2 |
王立新;光纤传感器研究现状及展望[J];自动化与仪表;1996年06期 |
3 |
EricUdd;光纤智能结构[J];现代计量测试;1997年01期 |
4 |
黄尚廉;潘英俊;陈伟民;;光纤传感技术现状及其在机械量测试中的应用[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1987年04期 |
5 |
赵新林;光纤安全垫[J];光学技术;1988年05期 |
6 |
黄文玲,卢文全;国外工业用光纤传感器市场状况[J];光通信技术;1991年04期 |
7 |
郑绳楦;;一种用于测量声发的全光纤传感器[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1992年02期 |
8 |
邹自立,蒋芬良,冯泰钧,闭阗;光纤传感器的标定曲线拟合与误差分析[J];光通信技术;1994年01期 |
9 |
;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研讨会[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6年11期 |
10 |
吕海宝,楚兴春,黄锐;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宇航计测技术;1998年02期 |
11 |
郑宏军,黎昕,杨恒新;两种典型的光纤传感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传感技术学报;2001年04期 |
12 |
李川,吴晟,邹金彗,黄才文,李俊;光纤传感器的复用与数据融合[J];信息技术;2003年11期 |
13 |
崔善子,于涌涛,罗靖,逢坂,彦;高压釜成型过程中弯曲力矩对EFPI光纤传感器测试性能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06期 |
14 |
崔莹;常海滨;;光纤传感器在个体防护装备上的应用进展[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8年05期 |
15 |
林;;重庆成功研制出国内先进水平的光纤传感器[J];化学分析计量;2008年05期 |
16 |
高希才;光纤传感器中的光调制技术[J];压电与声光;1986年03期 |
17 |
曾光晰
,刘艺
,程希望;光纤传感器技术[J];光子学报;1986年01期 |
18 |
郑润魁;光纤传感器[J];光学技术;1986年06期 |
19 |
K.Spenner;王尚铎;;光纤传感器第三届国际会议[J];激光与红外;1986年03期 |
20 |
胡建华,余桂英;半导体光纤温度传感器[J];光子学报;199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