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城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视力不良是指左右眼之一裸眼视力5.0者,包括屈光不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弱视及各种眼病,其中近视占整个视力不良的98%以上。视力不良严重影响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妨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视力不良的病因十分复杂,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视力不良患病率居高不下,并且逐年增加。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城市7~12岁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为48.8%,13~15岁初中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为75.9%,16~18岁高中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为79.2%。然而同样面临学业压力和大幅度用眼,美国学生9.8%的近视率明显低于中国学生88.5%的超高近视率,而加拿大3.4%的超低近视率,成为学生视力最好的国家。视力不良是危害学生视力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良好的视力功能是中小学生顺利进行各项活动的先决条件,保护视力预防视力不良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干预。
【研究目的】了解吉林省城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制定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为促进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倡导各学校建立健全包括学生视力检测等信息的健康监测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有效地降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病率,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吉林省9个市、州及长白山管委会所在地小学1所、中学1所,共20所中小学校,小学3~6年级学生,初中1~2年级学生,共18252名城市中小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和视力测量。通过调查了解吉林省中小学生视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所掌握的基础信息进行流行病学研究。采用Epidata3.0进行数据的双录入校正,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吉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为68.2%,其中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患病率分别为12.9%、33.5%、53.5%。
2.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视力不良患病率(72.3%)高于男(64.4%);中小学视力不良呈现低龄化和重度化趋势,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增高,轻中度视力不良患病率逐渐降低,重度视力不良患病率逐渐升高。8岁学生视力不患病率为54.0%,其中轻、中、重度视力不良患病率分别为27.0%、43.0%、30.0%,15岁学生视力不良率增加到79.9%,其中轻、中、重度视力不良患病率分别为7.1%、30.5%、62.4%。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分别为50.5%、57.3%、65.7%、69.6%,初中一、二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分别为77.8%和82.4%。
3.中小学视力不良发生的年龄有所提前。4.3%的学生在学前已经出现视力不良;78.6%的学生是在小学阶段出现视力不良,其中小学三、四、五年级开始出现视力不良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占16.3%、18.5%、17.1%;17.1%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出现视力不良。
4.部分中小学生对自己视力状况认识不清,有27.2%的中小学生对自己视力情况出现认知错误,其中,9.9%的视力正常中小学生对自己视力的认知情况与实际检测结果不相符,35.2%的视力不良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的视力是正常水平或不清楚。
5.不良用眼行为在中小学中普遍存在。37.3%的中小学生有躺着看书的习惯,36.3%的中小学生课间休息时仍读书写字,74.5%的中小学生看书写字时眼与书本距离小于30cm,70.4%的中小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1小时,59.4%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45.1%的中小学生每天的运动量不足1个小时,43.6%的中小学生每天不坚持做眼保健操等。
6.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按关联性强弱依次遗传因素、年级、性别、有躺着看书习惯、课间休息仍读书写字、不坚持做眼保健操、眼与书本距离30cm、平均每天做作业时间1小时、平均每天运动量1小时、看电视玩电脑游戏1小时不休息半小时。
【结论】
1.吉林省8~15岁城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存在地区、性别、年龄、年级的差异。
2.吉林省中小学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有遗传因素、年级、性别、不良用眼行为(有躺着看书习惯、课间休息仍读书写字、眼与书本距离30cm、不坚持做眼保健操、平均每天做作业时间1小时)、运动不足。
3.预防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必须由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本人共同发起,强制性采取视力管理措施,尽早的进行综合性的行为干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用眼和生活习惯,对于防止青少年的视力不良发展将有积极的意义。
|
|
|
|
1 |
顾国英;镇江市京口区1988~1993年小学生视力不良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1994年03期 |
2 |
郑长荣,蒋戈利,郝晓敏;天津市中小学生视力调查及分析[J];眼科新进展;1994年03期 |
3 |
徐道清,曹玉洁;青海省中小学生视力现状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1996年08期 |
4 |
韩笃龄;中小学生视力不良调查研究[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5 |
高秀芝,刘基芳,杨秀东,管恩风;长春市城乡中小学生视力调查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
6 |
胡茂生;;中医治疗近视眼新疗法——康明宝眼罩[J];健康天地;1995年04期 |
7 |
安东明,何蓉蓉,毛敏坚,应正巨;应用指数曲线模型拟合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3期 |
8 |
高仕梅;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分析[J];中国校医;2000年03期 |
9 |
赵安丽,邱琳;儿童视力2年调查结果及分析[J];江苏医药;2002年02期 |
10 |
刘冬梅,郭威,单永明,苏丽;德州一中1995~2001年学生视力追踪观察[J];职业与健康;2003年08期 |
11 |
游光府,熊新民;泸县近六年来考生视力下降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1988年03期 |
12 |
林艳;1990年新生视力调查[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2年04期 |
13 |
王晋贤,汪凯林,赵菊陶;小学生视力不良百分率的观察与分析[J];上海医学;1994年06期 |
14 |
田蔓男,李丽,戴淑芳;1122名回、东乡族小学生视力调查[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15 |
牛苏明,许跃莲,康涛,代玲,马超庆;视力不良与立体视觉异常的关系[J];中国校医;1997年01期 |
16 |
王钢,陶明春,叶采华,陈常乐,何涛,林海,温泉;温州市区视力不良小学生屈光状态及相关因素[J];眼视光学杂志;1999年02期 |
17 |
王继忱;;关于视力不良计算单位的讨论[J];中国校医;1987年04期 |
18 |
赵桂芝,姚志国,葛凤琴,姚红岩;牡丹江市聋哑学生视力不良原因初步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
19 |
李胜金,罗侃民,谢应登,王朝晖;视力不良学生屈光状况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5年S1期 |
20 |
宋建菊,谷守凤,崔敏兰;1992~1998年天津市塘沽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分析[J];中国校医;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