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从合作原则视角研究小说《简·爱》中的会话含义

徐秋影  
【摘要】:美国哲学家格莱斯率先提出了合作原则(缩写为CP)。他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当中是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而进行的。言语交际的双方都希望对方能够互相理解彼此,相互配合,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他提出了包含四项准则的合作原则。这四项准则分别为: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从某种程度来讲,这些准则保证了我们日常言语交流的顺利进行。会话含义理论(缩写为CI)与合作原则理论关系密切。格莱斯认为当人们在与他人进行言语交流的过程当中可能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项原则,因此而产生表面含义的之外的语用信息。在格莱斯之后,利奇,布朗莱文森提出了他们各自的礼貌原则,奥斯丁和瑟尔分别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内容。 英国女作家奥斯丁的小说《简·爱》广泛流传、深受大众的喜爱。这本小说自从1847年出版以来,书中恢宏的细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密切贴近日常生活,从未停止为大众所追捧。至今为止,已经有大量的调查和分析通过女权主义来展现简·爱的性格特征。本论文力在追求从会话含义的角度分析女主角的性格特征,以便加深读者对于小说的理解。本篇论文主要运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利奇、布朗莱文森的礼貌原则以及奥斯丁和瑟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原则,以小说中男女主角的对话为例,来分析英语中的对话,以解释人们为什么违反合作原则并且揭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如何运用礼貌和面子理论进行交流。这对于调查者和听话者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更好地理解会话含义是很有帮助的,并且可以学习如何在交流中更好的表现自己。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两个问题:(1)小说《简·爱》中男女主人公的对话,在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下,产生了什么会话含义?(2)通过会话含义的产生,可以看出简·爱有着什么样的性格?本文主要采取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主要是从小说中男女主角的对话语料出发,分析在他们的对话之中,对于合作原则及其次准则的违反情况所占的比例进而总结出简·爱的性格特点。定性研究的方法是为了分析通过对于合作原则及其次准则的违反产生了怎么样的会话含义,本论文主要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中的描述和解释说明的分析方法。 本文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一方面说,本文通过研究违反合作原则的方法,为探究用于沟通使用语中产生的会话含义提供了一些启示,并且丰富了本小说相关的语用理论。从另一个方面说,本文有助于对这篇小说中的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并且对那些热爱学习英语的人提供一些借鉴和欣赏的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邓丽晖;;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浅析《简·爱》中简·爱的人物性格[J];考试周刊;2011年71期
2 Zo? Triska;赵云龙;;《简·爱》带给21世纪女性的11点人生启示[J];英语文摘;2014年03期
3 张静;;女权主义思想的表现形式研究——以《简·爱》为例[J];名作欣赏;2021年03期
4 魏虹宇;;旁白的演播技巧——以广播剧《简·爱》为例[J];戏剧之家;2021年13期
5 陶玉虹;;再符号化:《简·爱》从小说到电影[J];现代交际;2020年05期
6 蔡新乐;;简·爱在汉译中回家了吗?——以《简·爱》开篇三段的译文为例[J];外语研究;2020年04期
7 周帅睿;蒋敏;;《简·爱》中颜色词的概念隐喻研究[J];海外英语;2020年20期
8 宋燕芳;;《简·爱》[J];包装世界;2018年03期
9 彭莉琼;;美在女性视界——《简·爱》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对比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11期
10 陈丽;;《简·爱》中的女性形象及表现方法[J];语文建设;2017年18期
11 贾莉萍;;《简·爱》方法论解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05期
12 张亚娟;;读《简·爱》有感[J];农电管理;2017年08期
13 林桂红;;基于功能翻译理论下的《简·爱》翻译[J];语文建设;2016年06期
14 林力平;;《简·爱》[J];舞蹈;2014年03期
15 欧阳玲利;;从女性主义视角评析《简·爱》[J];语文建设;2015年14期
16 王彩云;;从成长视角谈电影《简·爱》中主题的构架[J];电影评介;2015年17期
17 沈艳;朱靖宇;;初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方法简析——以《简·爱》整本书阅读为例[J];语文天地;2021年12期
18 荆燕;;在抗争与坚守中完成蜕变——浅析《简·爱》主人公的性格[J];青年文学家;2021年33期
19 龚锦辉;;“问题驱动”推动名著导读的“专题探究”——以《简·爱》为例[J];生活教育;2020年12期
20 隋莹莹;;《微光世界的继承者》对《简·爱》的误读与改写[J];北方文学;202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陈熳;;《简·爱》整本书阅读指导设计[A];2020年新时代语文教育学术展评活动[C];2020年
2 罗启冉;;《简·爱》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A];2020年新时代语文教育学术展评活动[C];2020年
3 赵榕;;《简·爱》中女性意识及社会角色的分析[A];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C];2019年
4 刘素华;曾涓涓;;从合作原则审视《简·爱》的人物性格[A];外国语文论丛(第2辑)[C];2009年
5 刘淑梅;;浅析《简·爱》中罗切斯特的秘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高毛华;;论《简·爱》中的神秘召唤[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7 刘娜;;权力话语对译本的影响——《简·爱》不同译本的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蓝玉;;日神的光辉与酒神的激情——《简·爱》创作中的两种艺术冲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乔晶晶;;从外貌角度分析《简·爱》中的女性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方立;;婚姻:殿堂? 坟墓?——对比分析《简·爱》与《他们眼望上苍》中女主人公的婚姻困境[A];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九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11 何萍萍;;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主义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2 茅盾;;《简·爱》的两个译本(代序)[A];李霁野纪念集[C];2004年
13 粟扬帆;;从合作原则的视角论《致命女人》中女人的觉醒[A];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三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20年
14 張力文;馬海瀅;;会话含义视角下单口喜剧对美政府疫情应对的解构[A];东北亚外语论坛(2021年第三季度论文合集)[C];2021年
15 王彤;;商业广告语违反合作原则的会话含义分析[A];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19年
16 王晓飞;;论取消会话含义的潜在可能与实际发生——兼驳“含义不可取消论”[A];第四届中西语言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7 戴连云;;幽默欣赏与合作原则[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18 廖维娜;;《藻海无边》的意象赏析[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奚念;翻译在外国文学经典建构中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秋影;从合作原则视角研究小说《简·爱》中的会话含义[D];吉林大学;2015年
2 吕伟松;对《简·爱》与《藻海无边》中女性他者的比较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3 赵国亚;《简·爱》的文学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4 胡红荣;从语言和超语言角度评《简·爱》两译本[D];四川大学;2005年
5 赵海虹;[D];浙江大学;2002年
6 陈丽杰;论《简·爱》中的梦[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洁;翻译规范视角下的《简·爱》翻译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许佳星;《简·爱》的接受美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娟娟;《简·爱》在20世纪中国的经典化建构及其女主人公的形象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李丽晓;《简·爱》:“目的论”视阈下的两个中译本比较[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11 马婷;《简·爱》叙述的反叛与平衡[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2 阙媛;重写经典[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3 张芬;《简·爱》两中译本对话翻译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4 汪雪盈;从评价理论分析《简·爱》中人物的态度[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5 平波;运用合作原则分析小说《简爱》中的会话含义[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6 王佩;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简·爱》[D];西北大学;2010年
17 郭超;《简·爱》跨文本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1年
18 秦向宇;论《简·爱》中简的自卑情结[D];郑州大学;2015年
19 李铨;从概念隐喻视角解读《简·爱》[D];苏州大学;2009年
20 刘亚芬;[D];中南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1条
1 本报驻京见习记者 彭丹;永不落幕的爱情经典:国家大剧院话剧《简·爱》开启十周年纪念演出[N];文汇报;2019年
2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王嘉敏;《简·爱》4月唯美亮相[N];北京商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李婷;茅盾一生中曾两次翻译《简·爱》[N];文汇报;2018年
4 本报驻伦敦记者 戴军;芭蕾《简·爱》舞归故里[N];光明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隗瑞艳 通讯员 虞国平;大型原创音乐剧《简·爱》开启全球之旅[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张悦;芭蕾舞剧《简·爱》:让“疯女人”走到台前[N];中国艺术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李婷;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曾被多个出版商拒绝[N];文汇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隗瑞艳 通讯员 雷彩虹;“杭州剧院模式”的立体解读[N];中国文化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张小兰;一场高水平的国际芭蕾舞交流[N];中国文化报;2013年
10 北京商报记者 陈杰;国产音乐剧抱团冲市场[N];北京商报;2013年
11 记者 汪超群;“人语者”金蓉的世界[N];舟山日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