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归一化稀疏先验和指导滤波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图像画质的要求逐渐变高。图像复原技术作为提高图像画质方法之一,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其在遥感航天、医学、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研究图像复原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在获取图像时,相机与场景之间发生了相对的位置移动,从而导致运动模糊图像的产生。图像模糊过程可以用点扩散函数表示,但在点扩散函数未知的情况下,图像去模糊便成了一个严重的不适定问题,这提高了复原的难度。本文主要处理由运动产生的模糊,以单幅图像作为输入图像,在点扩散函数未知的条件下,对模糊图像进行去模糊处理。本文大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详细介绍了在图像复原领域中国内外的研究近况。其次,介绍了在图像复原领域中的相关概念,其中包括傅里叶变换、模糊图像的退化模型以及一些图像画质的评判标准。再次,介绍了几个比较常见的图像复原算法,如逆滤波,维纳滤波,Richardson-Lucy算法等。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图像归一化稀疏先验估计点扩散函数的方法,和基于指导滤波的图像复原方法。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采用本文的算法去运动模糊,可以复原出较好的结果。一方面,在点扩散函数未知的条件下,点扩散函数估计的准确性对实验结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估计出点扩散函数。另一方面,对于本文的基于指导滤波的复原算法,其主要分为去噪和去模糊两个部分,当处理模糊图像中含有比较大的噪声时,可以有很好的抑制噪声作用。
|
|
|
|
1 |
万里,路林吉;基于频谱参数估计和神经网络的运动模糊图像恢复[J];计算机工程;2004年10期 |
2 |
洪汉玉,张天序;非零边界旋转运动模糊图像的恢复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4年03期 |
3 |
贺卫国,黎绍发;运动模糊图像的噪声功率的精确估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8期 |
4 |
孟昕;张燕平;;运动模糊图像恢复的算法研究与分析[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年08期 |
5 |
张磊;王广生;;运动模糊图像重构的算法及其并行化处理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10期 |
6 |
相林;崔荣一;;利用独立分量分析的运动模糊图像检索[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10期 |
7 |
王晓;刘泽乾;;基于提升小波的运动模糊图像恢复[J];计算机仿真;2010年05期 |
8 |
魏雷;;运动模糊图像的复原[J];硅谷;2011年02期 |
9 |
李阳;张路;张志勇;赵菲;;一种改进的运动模糊图像恢复算法[J];计算机仿真;2011年05期 |
10 |
郭永彩;丁小平;高潮;;基于差分自相关的运动模糊图像尺度参数识别[J];光电工程;2011年06期 |
11 |
王秋云;李瑞生;;车辆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2年06期 |
12 |
陈佳;吴洁明;;基于透明度的单幅运动模糊图像运动参数估算方法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
13 |
于红斌,李志能,陈抗生;一种运动模糊图像的快速恢复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9年05期 |
14 |
王旭辉,郭光亚;二维均速运动模糊图像恢复问题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0年10期 |
15 |
孙农亮,曹茂永;运动模糊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1年S1期 |
16 |
王晓红,陈秀万,谭仲军,赵荣椿;一种有效的运动模糊图像恢复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3年17期 |
17 |
陈前荣,陆启生,成礼智;运动模糊图像的运动模糊方向鉴别[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18 |
高异,梁秀梅,于平义;车辆运动模糊图像的快速恢复[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02期 |
19 |
明文华,孔晓东,屈磊,梁栋;运动模糊图像的恢复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4年07期 |
20 |
张媛,张铃,张燕平;一种运动模糊图像的复原法[J];微机发展;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