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儿营养状况分析
【摘要】:目的:评估肿瘤患儿诊断初及化疗2月后的营养状况,为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肿瘤科2014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实体肿瘤患儿及36例年龄及性别与之相匹配的非肿瘤患儿临床资料,主要资料包括肿瘤患儿确诊初、治疗2月后及非肿瘤患儿的身高、体重等人体测量指标,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肌酐、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通过独立t检验分别对肿瘤组诊断初与非肿瘤组、肿瘤组诊断初与化疗2月后的人体测量指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明确肿瘤患儿诊断初及化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结果:1.肿瘤患儿诊断初营养不良发病率为5.5%,化疗过程中总体发病率为11.1%,较前升高。2.肿瘤患儿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s,BMI)均低于非肿瘤患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肿瘤患儿的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肌酐均高于非肿瘤组患儿,其中视黄醇结合蛋白存在显著差异(P0.05).4.肿瘤患儿化疗2月后实际BMI值、体重Z值较诊断初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肿瘤患儿化疗2月后与诊断初比较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较前升高,其中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存在明显差异(P0.05);肌酐较前下降,下降无显著差异;甘油三脂较前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肿瘤患儿与同龄非肿瘤患儿身高、体重、BMI相近。2.化疗可引起肿瘤患儿营养状况下降,身体组成发生改变,表现为脂肪成分明显增加。3.肿瘤患儿化疗过程中需要营养干预来改善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