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钠基于PKM2干预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研究
【摘要】:急性心肌缺血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闭塞所导致的,如不及时救治,将导致局部心肌坏死。其由于起病急、病情危重和病死率高,一直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当前调查显示,我国急性心肌缺血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猝死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目前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配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再灌注方法,但如何提高抗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及改善预后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丁酸钠作为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已经在多个领域有了广泛应用。丁酸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促进肿瘤细胞的衰老、凋亡。这可能与丁酸钠调控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有关,并且丁酸钠在肿瘤领域的临床研究上已经得到应用。有研究报道,丁酸钠可保护急性缺血的心肌组织,而在心肌缺血保护和治疗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相关机制及信号通路并没有具体阐明。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能不可逆地催化其上游底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ic acid,PEP)生成丙酮酸,并生成一分子ATP。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为PK的同工酶之一。PKM2在增殖的细胞中特别是肿瘤细胞中有高表达,其四聚体和二聚体形式之间的转换决定了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后是用于供能还是参与到生物合成的过程中。随着对其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PKM2在肿瘤代谢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临床上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但近来其在心肌能量代谢方面的研究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实验拟基于PKM2,寻找丁酸钠干预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机制。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丁酸钠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这种作用是否由调节PKM2表达及其活性产生;进一步探讨丁酸钠基于PKM2对心肌缺血时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丁酸钠基于PKM2对急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实验方法:构建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检测各组模型是否制备成功;检测丁酸钠各给药组是否对心肌缺血起到保护作用。应用westernblot实验检测pkm2在急性心肌缺血后1d、2d、3d及7d的表达情况,从而确定在心肌缺血过程中pkm2表达量的动态变化;采用western技术检测pkm1、pkm2在正常组织和缺血心肌组织中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从而观察在心肌缺血损伤中pkm1与pkm2的相互关系;再给予pkm2特异性抑制剂紫草素后,检测血清心肌酶、mda含量、sod活性及相关蛋白表达,以确认丁酸钠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pkm2实现的。采用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给予丁酸钠对pkm2表达的影响;采用丙酮酸激酶活性试剂盒,检测丙酮酸激酶活性,进而观察在急性心肌缺血后不同时间点pkm2活性的变化情况;应用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试剂盒,检测给予丁酸钠后对atp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实验发现,丁酸钠减少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心肌酶ast、ck、ldh,减少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通过westernblot实验发现,心肌缺血后1、2、3和7天pkm2的表达量增加;采用westernblot技术与免疫荧光技术发现,给予丁酸钠增加缺血心肌组织pkm2的表达,以2天组表达量最高,提示丁酸钠可能促进心肌缺血后pkm2的表达。实验发现,丁酸钠能提高心肌缺血大鼠丙酮酸激酶活性,增加atp含量。选用pkm2的特异性抑制剂紫草素发现,紫草素能拮抗丁酸钠对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以及丁酸钠对ck、ast、ldh的作用,提示给予紫草素抑制pkm2后心肌损伤程度加重。通过westernblot实验发现,给予抑制剂紫草素后下调心肌组织中pkm2的表达,减弱了丁酸钠增加pkm2表达的作用,提示丁酸钠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有pkm2的参与。实验结论:1.丁酸钠降低心肌缺血大鼠梗死面积,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2.缺血大鼠心肌组织中pkm2表达增加,且在缺血后的第二天最明显。3.丁酸钠能够上调pkm2的表达,增强其活性,增加atp的含量。4.pkm2抑制剂紫草素能部分拮抗丁酸钠的作用,提示丁酸钠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部分通过调控pkm2来实现的。
|
|
|
|
1 |
吴广义;;丁酸: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小分子脂肪酸[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82年01期 |
2 |
王端顺,林仲翔,严宇新,何大澄,雷思晋,张启行,汪堃仁;丁酸钠对人胃癌和食道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J];实验生物学报;1985年02期 |
3 |
肖海光,李文鑫,胡解郁;丁酸钠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
4 |
尹俊,王鸿利,王学锋,储海燕,李稻,陈红兵,傅启华,段宝华,康文英,丁秋兰,戚正武,王振义;丁酸钠诱导人凝血因子Ⅷ的体外表达[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年09期 |
5 |
刘庆春;;丁酸钠对内毒素性肝损伤小鼠促炎与抗炎因子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4年08期 |
6 |
江洪;易春峰;李元红;胡笑容;徐昌武;;丁酸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13期 |
7 |
闵军;刘璐;王捷;商昌珍;万云乐;余强;杨梅;曹君;陈积圣;;丁酸钠诱导人单核细胞源性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及免疫功能变化(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37期 |
8 |
张岩;王加兴;刘娜;卜玉洁;包金风;;水飞蓟宾对丁酸钠引起的老龄鼠抑郁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J];神经药理学报;2011年06期 |
9 |
王慧峰;何先弟;;正丁酸钠对急性CO中毒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
10 |
刘庆春;张峰;;丁酸钠对内毒素性肝损伤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4年06期 |
11 |
杨海霞,翟保同;丁酸钠注射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年02期 |
12 |
杨婧;徐惠成;王延洲;梁志清;;丁酸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
13 |
李春蕊;刘文励;孙汉英;周剑锋;邓金牛;;丁酸钠诱导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SKM-1分化作用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的改变[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6年03期 |
14 |
胡垠玲,曾毅;丁酸钠促进EB病毒对淋巴细胞转化的研究[J];癌症;1986年03期 |
15 |
吕桂芝,高燕,黄衍川,林仲翔,汪堃仁;丁酸钠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生物学效应[J];实验生物学报;1989年02期 |
16 |
吕桂芝,高燕,周立新,林仲翔,郑宇;丁酸钠对人胃腺癌MGC-803细胞核仁纤维中心和银染蛋白的影响[J];实验生物学报;1991年04期 |
17 |
曾宪明;陈系古;云径平;;丁酸钠对人肺鳞癌ZSP-90细胞在体内和体外的影响[J];北京实验动物科学;1992年04期 |
18 |
正雄彪,李平升,张世明,杜平,曹广文,潘卫;维甲酸和丁酸钠对体外LAK细胞活性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
19 |
张海涛;伍俊;汪亚君;郭黠;冯哲玲;梁念慈;朱振宇;马涧泉;;丁酸钠诱导Raji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J];肿瘤防治研究;2007年09期 |
20 |
周启玲;邢国仁;郑德存;柳青梅;陈去恶;;丁酸钠引起人类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的“分化”[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