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水源地国家湿地公园功能区优化管理研究
【摘要】:国家湿地公园是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为目的的国家生态建设重要形式之一,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随着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模式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水源地保护区部分或全部与国家湿地公园叠加,二者都是重要的保护地建设形式,但其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定位又有所区别。为进一步协调水源地保护区与国家湿地公园功能区划,提高保护地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以吉林省东辽鴜鹭湖湿地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为指导,结合文献、现场调查、资料收集、遥感解译等,分析其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和水源地保护区双重定位的功能区划差异,并采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成果参照法、碳税法和制造成本法、影子价格法等,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探讨鴜鹭湖湿地的优化管理,为湿地保护地的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最大化。研究显示:(1)鴜鹭湖湿地主要有3大湿地类,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其中天然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灌丛沼泽湿地、草本沼泽湿地,人工湿地有鴜鹭湖库塘湿地、稻田湿地、水产养殖湿地,湿地总面积共计514.5hm2,占到保护地区域总面积的80.1%,生态意义突出。(2)鴜鹭湖湿地作为国家湿地公园时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首先是气候调节、栖息及庇护、维持生物多样性,其次为水文、水质调节以及休闲娱乐与景观、研究与教育、水产品供给。鴜鹭湖湿地作为水源地保护区时,供水、气候调节功能为最重要功能。(3)价值评估显示鴜鹭湖湿地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可达9523.87万元/年,其中调节服务功能供给服务功能支持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叠加水源地保护区发展策略后,供给服务功能增加1093.5万元/年,其水质调节功能减弱14.66万元/年,总体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加了1130.29万元/年。(4)水源地国家湿地公园功能区管理优化方面,要协调或合并国家湿地公园和水源地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组织关系,保障优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规划建设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外、湿地公园界内的区域,开展的科普、恢复甚至保护、监测等措施,必须考虑污染物等的潜在影响,以确保核心水源地的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