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视阈下企业信用档案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治理模式正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与此同时,公共服务的理念正不断地融入到档案学思想当中,公共服务的方法正不断地运用到档案管理实践当中,使档案管理范式由封闭式管理走向了档案信息的开放和共享。企业信用档案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政府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已经成为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之所以选择公共服务视阈下企业信用档案管理问题这一论题,主要缘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形势严峻,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急需纳入信用档案;二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加强企业信用档案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三是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为加强企业信用档案管理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文通过对企业信用档案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目的是为提高信用档案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为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为政府实现分类监管提供数据基础,为企业信用形象提供展示窗口,为社会信用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除绪论和结论之外,本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分析论述了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从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相关概念界定入手,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深入分析和界定了信用、企业信用、企业信用档案和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概念,总结了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特点,并阐述了在企业信用档案管理中运用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总结概括了中国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为了保证对企业信用档案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分别从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主体、客体、相关法律制度和企业信用档案管理载体这四个部分对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按照这四个方面的划分,深入挖掘了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三部分从公共服务的视角出发,研究探讨了中国政府对企业信用档案进行管理可以选择的策略。在结构上继续沿用第二部分的逻辑划分,使策略的研究分析更具有针对性。具体策略包括企业信用档案各管理主体联合监管策略、管理客体的优化完善策略、法律制度保障策略和企业信用档案信息的共享和利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