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储层频散特征的岩石物理描述与频变AVO反演研究
【摘要】:作为非常规能源的一种,页岩气资源逐渐成为国内外油气资源研究的热点。与常规油气藏相比,页岩气储层孔隙空间多样,赋存方式多样,岩石组分复杂,非均质性强,这些特点使得页岩气储层的描述与识别更加困难。中国的页岩气储层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藏模式、储层地质和资源潜力评价等方面,对于页岩气地球物理建模和甜点预测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对页岩气储层进行含气性识别是页岩气甜点识别的重要环节。当页岩孔隙空间中含流体饱和时,由于波诱导的流体流动这一机制,岩石会在地震频带内发生速度频散和衰减现象。且速度频散和衰减对于储层含流体类型十分敏感,储层含气时频散特征会明显高于含水时的情况。本文考虑页岩储层中的孔隙和裂缝系统,基于Chapman对页岩气储层进行岩石物理建模并分析了频散属性对于页岩储层含流体类型的敏感性。本文考虑了页岩中发育水平裂缝的情况,计算并分析了储层的纵波速度的频散与衰减特征对于流体类型的敏感性;对于页岩中发育垂直裂缝的情况,计算并分析了纵波速度与各向异性参数的频散特征对流体类型的敏感度。基于测井数据对页岩气储层进行岩石物理建模,为应用频散特征进行页岩储层含气性识别提供理论根据。频变AVO反演技术通过定量表征纵波的速度频散程度,构建流体识别因子进行储层含流体识别。目前频变AVO反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砂泥岩储层、致密砂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针对页岩储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应用各向异性传播矩阵理论进行页岩储层高精度地震正演及井震标定,分析页岩储层的地震响应。应用Chapman理论设计页岩气储层理论模型,研究对应的地震反射特征。应用该理论模型测试频变AVO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区分流体类型的优势频率并不一定是地震子波的主频,还与地层结构引起的调谐干涉等因素有关。本文将频变AVO反演技术应用到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地层,计算得到的频散属性为页岩气储层含气性识别提供依据。当页岩储层中存在垂直裂缝时,基于Chapman模型讨论了流体类型对于纵波速度频散和各向异性参数频散的影响以及应用各向异性梯度频散属性进行裂缝储层流体识别的可行性。本文给出了频变AVAZ反演的方法原理和技术流程,并通过理论模型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将频变AVAZ反演技术应用于龙马溪组页岩地层进行含气性裂缝的识别,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测井信息对比,验证应用频变AVAZ反演进行页岩气储层含气性识别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频变AVO反演和频变AVAZ反演时分别用到的AVO和AVAZ理论均考虑的是单界面的情况,当介质存在薄层或薄互层等地层结构时,会对频散属性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本文提出基于各向异性传播矩阵理论进行页岩气含气性识别的工作流程。以各向异性传播矩阵为正演引擎,考虑页岩中存在薄层结构,通过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反演页岩气储层的频变纵波速度和储层厚度。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测试和实际数据应用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作为对等效频散介质理论的扩展,本文给出了层状裂缝介质中等效频变速度与频变各向异性参数的计算公式。基于Chapman模型,给出了低频条件下裂缝引起的频变速度与各向异性参数,将其与层状结构引起的频变相结合,得到层状裂缝介质的等效频变参数。本文对比了层状结构和裂缝对介质等效频变参数的影响。作为对AVO正演理论的扩展,推导了裂缝介质的PP波和PS波频变AVO方程。对Chapman模型的刚度系数矩阵中的弹性系数作泰勒展开,可以计算低频下裂缝介质中速度与各向异性参数的频散。将这种频散引入到常规的VTI介质的AVO方程中,可以得到频变AVO属性和频变AVO方程的表达式。本文分析了裂缝参数对频变AVO属性、频变反射系数和频变临界角的影响。
|
|
|
|
1 |
罗瑀峰;王高成;葛婧楠;梅珏;邹辰;陈倩;;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在盆外山地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A];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20年 |
2 |
陈寒勇;章伟;;浙西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页岩气聚集条件及含气性特征[A];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20年 |
3 |
孙辉正;吴承国;张强;朱涛;;实例分析双聚泥浆在页岩气钻探中的应用[A];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20年 |
4 |
吴蓝宇;邬长武;史丹妮;陆永潮;刘晓峰;;基于岩相的富有机质页岩高频层序地层学分析——以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为例[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二)—专题三十四:基础沉积学研究进展、专题三十五: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方法与应用、专题三十六: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分馏机理和地质应用[C];2020年 |
5 |
户瑞宁;王文卉;谭静强;;奥陶-志留纪之交黑色页岩微体化石孔隙结构特征及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A];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八次学术年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0年 |
6 |
吴剑;袁波;王嘉麟;马霄慧;辛琦;刘安琪;;我国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与治理[A];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20年 |
7 |
高旭华;刘嘉璇;尚新春;;页岩水平井各向异性三维非线性渗流理论及数值计算[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1年 |
8 |
韩凯;严良俊;淡永;;利用广域电磁法对环江凹陷南部褶皱构造及页岩气地层特征进行探测[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一: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二:地壳变形与大陆构造、专题三: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C];2020年 |
9 |
林鹤;金其虎;杜开元;何思进;;基于微地震监测的页岩气水力压裂套管变形分析[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六)—专题四十六:探地雷达新进展、专题四十七: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专题四十八:污染灾害生态地下水等环境领域中地球物理监测与检测的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C];2020年 |
10 |
杨文;谭玉阳;钱佳威;李亚星;李俊伦;;基于密集台阵的四川长宁—昭通页岩气开发区地震定位及速度结构成像[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八)—专题五十二: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五十三:油藏地球物理、专题五十四:微地震与诱发地震监测与反演[C];2020年 |
11 |
何奇;杨晓;邓小江;王小兰;陈愿愿;程莉莉;黄东山;张耀云;李秋婉;;井震联合变速成图技术在页岩气水平井地质导向中的应用[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九)—专题五十五:非常规油气岩石物理、专题五十六:油气地球物理、专题五十七:超深层-断控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形成演化与富集规律[C];2020年 |
12 |
李文佳;康昆;杨晓;李鸿明;王梦;杨卫宁;;页岩气水平井目标靶体地震随钻跟踪导向技术及应用[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九)—专题五十五:非常规油气岩石物理、专题五十六:油气地球物理、专题五十七:超深层-断控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形成演化与富集规律[C];2020年 |
13 |
李娟;田玉昆;周惠;马彦彦;张云枭;;广西天峨地区基于二维地震沉积相的页岩气甜点预测及其意义[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九)—专题五十五:非常规油气岩石物理、专题五十六:油气地球物理、专题五十七:超深层-断控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形成演化与富集规律[C];2020年 |
14 |
周惠;田玉昆;王若;;时频电磁法在鄂西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九)—专题五十五:非常规油气岩石物理、专题五十六:油气地球物理、专题五十七:超深层-断控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形成演化与富集规律[C];2020年 |
15 |
莫树峰;卞爱飞;王婉莹;於文辉;;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页岩TOC多参数预测[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四)—专题七十:测试新技术及其地质应用、专题七十一:地质大数据、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专题七十二:地球生物学[C];2020年 |
16 |
张敏;欧光习;黎琼;;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石炭系页岩气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耦合[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三)—专题六十七:地球流体系统及其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专题六十八:磁层中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专题六十九:矿物科学与工程[C];2020年 |
17 |
闫伟超;曾鑫;孙建孟;;海相页岩核磁共振响应特征分析[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六)—专题七十六:深部矿产资源探测技术与应用、专题七十七:岩石物理与井中探测前沿、专题七十八:井孔地球物理及深部钻测[C];2020年 |
18 |
李远;张建军;刘伟;李陶;孙小萍;王天云;孙佳传;代雪梅;韦正达;;基于多属性“比例压缩—加权融合”法的页岩气地质甜点综合评价[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八)—专题五十二: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五十三:油藏地球物理、专题五十四:微地震与诱发地震监测与反演[C];2020年 |
19 |
陈朝伟;张浩哲;周小金;曹虎;;四川页岩气套管变形井微地震特征分析[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八)—专题五十二: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五十三:油藏地球物理、专题五十四:微地震与诱发地震监测与反演[C];2020年 |
20 |
秦秋萍;王一博;薛清峰;常旭;;页岩储层矿物组分对水力压裂影响研究[A];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八)—专题五十二:现代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五十三:油藏地球物理、专题五十四:微地震与诱发地震监测与反演[C];2020年 |
|